科大官网中文 / ENGLISH返回首页
近日,薛向辉教授领导的激光雷达团队在量子激光雷达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上转换量子干涉原理的测风激光雷达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创新成功研发了样机。相较于传统的相干测风雷达,新系统实现了0-13km/s的速度动态探测范围和7倍探测灵敏度的提升。这一成果于2024年8月15日发表在《ACS Photonics》上。(doi.org/10.1021/acsphotonics.4c00302)“看得远、看得细,测得快、测得准”是激光雷达追求的目标...
近日,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文忠特任教授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王水炯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发现全球板内玄武岩存在一个共同高氧化地幔端元(Highly Oxidized Mantle Endmember,简称“HOME“),其形成与再循环碳在地幔深部的封存密切相关。进一步估算表明,中国东部大地幔楔深部自新生代以来封存了约2.4万亿吨的再循环碳(相当于4倍于工业革命前大气碳总量),形成了中国东部独特的高度氧化的新...
蝉声绕耳,青春的剪影奔跑在夏日的校园中;欢声笑语,优秀的少年初现在学术的舞台上。从翘首以盼到驻足回望,2024年“踔厉奋发,担当青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分营——第五届大气与全球变化夏令营在骄阳似火的7月如期开营,来自全国多个高校的优秀学子集聚中国科大,共同开启一段热血澎湃的旅程。天南海北,千里相逢 19日晚上,在地空楼会议室702,营员见面会欢乐开启。夏令营负责人...
2024年7月7日至7月13日,在文健、许效华、王文忠三位老师的带领下,22级、21级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共27位同学前往四川开展地球物理基础实习。本次实习课程围绕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灾情及震后重建展开,包括聆听专业知识讲座、实地考察地震遗址与断层,学习地震监测、分析等专业知识,观察地表破裂过程,了解地球物理方法在科学研究领域和社会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7月7日,三位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实习计划、强调...
在航空航天领域,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至关重要却又充满艰难险阻。从上世纪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到如今的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和阿忒弥斯I期任务的顺利实施,甚至是不远的未来建立国际月球科研基地;每一次的探月任务都伴随着多种挑战和风险,牵动着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科学爱好者的心弦。然而探月工程的一大潜在风险是空间高能粒子辐射;它的危害其实离我们很近,且可能会来的防不胜防。宇航员在深空旅途和月球表面会面临两...
2024年7月16日至18日,第一届“InSAR 理论与实践”暑期培训课程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课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主办,共有七十余位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在内的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此次课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许效华教授主持本次课程的开班仪式并为课程致欢迎辞。许效华教授作开班致辞 本次课程历时三天,...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电话:
0551-63601848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