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光影疗愈心灵,感悟成长力量”——2024级硕士2班健康心灵主题团日活动圆满结束

    新闻动态 / 2025年05月12日

    5月11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4级硕士2班同学齐聚一堂,共同观看励志电影《水饺皇后》,开启了一场触动心灵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旅。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简要介绍了本次观影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强调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从影片中汲取力量,学会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随后,灯光渐暗,同学们沉浸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之中。《水饺皇后》以主人公艰辛创业、在困境中坚守与奋斗的历程为主线,生动展现了面对生活的重重磨难,如何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实现人生的逆袭与蜕变。影片中,主人公在创业初期遭遇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困境,却始终未曾放弃,通过不断改进水饺品质、创新经营模式,最终赢得了市场与尊重。这一幕幕情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许多同学在观影过程中都被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观影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道:“主人公在困境中永不言弃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也要像她一样,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绝不轻易退缩。”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从影片中获得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本次举办的《水饺皇后 ...

  • 《自然-地球科学》:花君临特任教授等人发现北美大陆正在发生深部俯冲导致的大规模岩石圈减薄?

    新闻动态 / 2025年05月06日

    近日,学院花君临特任教授,联合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地震波成像,发现北美大陆克拉通岩石圈正在发生减薄,且位于下地幔的法拉龙板块俯冲提供了该过程的主要驱动力。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正在进行的大范围克拉通减薄事件。相关成果以“Seismic full-waveform tomography of active cratonic thinning beneath North America consistent with slab-induced dripping”为题,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 克拉通是大陆岩石圈的核心,主要形成于15-30多亿年前,并占据地球陆地一半以上的地区。相比其它区域,克拉通常表现出超过200 km厚度的岩石圈,一般认为其在几十亿年的构造历史中可以保持稳定。然而,一些克拉通却曾出现岩石圈的部分减薄乃至大规模破坏,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华北克拉通,其东部岩石圈在侏罗纪-白垩纪曾发生大规模拆沉破坏,并伴有火山活动。因此,理解克拉通减薄和破坏的背后机制对进一步认识岩石圈 ...

  • 中国科大在精细刻画火山岩浆热液系统方面取得突破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30日

    学院张海江教授团队联合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通过地球物理高分辨率成像、岩石学分析和岩石物理模拟,确定了南美玻利维亚Uturuncu火山下方的岩浆热液系统和流体迁移路径,揭示了其在沉寂超过25万年后于近几十年出现活动性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以“Anatomy of the magmatic-hydrothermal system beneath Uturuncu volcano,Bolivia, by joint seismological and petrophysical analysis”为题,通过直投方式于4月28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于纳兹卡板块向南美大陆的俯冲作用,在南美俯冲带形成了一系列的弧火山(图1)。Uturuncu火山是位于玻利维亚的一个弧后火山,形成于更新世,其下方存在一个全球最大规模之一的岩浆房(APMB)。该火山上次喷发距今已超过25万年,近几十年以来,地表形变和地震活动等多种证据表明Uturuncu火山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因此被称为“僵尸”火山。但是目前还不清楚该火山是否能够从“僵尸火山”复活成为一个超级火山。图1(A)南美俯冲带北部的全新世火 ...

  • 我院在学校第52届教职工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六名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9日

    4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52届教职工运动会在东区体育场盛大开幕,周丛照副校长致开幕辞。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00多位教职工报名参加本次运动会,学院党委书记雷久侯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学院工会主席刘晓东带领运动员们参加了入场式,大家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展示了我院运动健儿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周丛照副校长致开幕辞。他表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切实加强对教职工体育运动的资源保障,为构建家庭幸福与事业奋进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广大教职工在坚守立德树人、攻关创新一线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强健体魄、锤炼意志、拼搏进取、追求卓越。最后,他预祝广大教职工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绽放科大人的拼搏风采,将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再创佳绩。黎中黎跳高打破校记录50米往返接力队员合影在田径项目比赛中,来自不同岗位的教职工们奋勇争先,我院黎中黎老师夺得男子青年组跳高第一名并打破校记录!杨期科在男子青年组3000米长跑中冲破附一院强劲对手的包围,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汤琴琴带伤参赛,凭实力保住了女子中年组1500米第三名,徐燕 ...

  • “助力生态文明,体验绿水青山” ——空间物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圆满结束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9日

    4月26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及群众前往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25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20周年,本次活动以“助力生态文明,体验绿水青山”为主题,通过志愿服务、登山实践与党群互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与群众路线深度融合。党员群众在“两山”理念宣传牌前合影,学习理念发展历史早上10时,同学们乘车出发。在路途中,为积极响应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调研方式、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要求,支部组织开展了“车上座谈会”,党支部书记向党员群众咨询对支部活动形式和支部调研方式方法的建议,并现场收集大家在科研压力、实验室资源分配、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希望多组织户外实践类活动,既能放松又能学知识”“建议支部建立常态化问题反馈渠道” “设立线上留言板的形式不错”……群众踊跃发言,支部委员逐一记录,承诺分类整理后进行落实反馈。这场“移动的调研会”既拉近了党群距离,也为后续工作改进提供了方向。 在步道沿途大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践行“两山”理念随后,队伍抵达紫蓬山森林公园,支部组织“绿色宣言”仪式,宣读环保倡议书,在“绿水青山就 ...

  • 多维构建安全教育体系 筑牢学生成长防护网——2023级本科1班、2班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9日

    2025年4月28日晚,在班主任党老师和夏老师的组织下,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1班和2班在五教203教室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主题班会。本次会议以安全护航发展,责任引领成长为主题,系统构建起涵盖人身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的全方位教育体系,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策略指导等方式,切实强化青年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创新。在交通安全教育环节,安全委员张朔基于五一假期出行高峰特点,着重讲述了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骑乘电动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不闯红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按照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识的指示通行;骑车不用遮阳设备;酒后严禁驾车;驾乘车辆系好安全带;不驾驶报废车辆;不超速驾驶车辆;不乘坐超员车辆等。团支书何欣怡的工作汇报立足基层团支部建设,构建起组织生活-思想引领-发展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框架。汇报的内容为组织生活会和推优入党,为丰富的团员生活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心理委员张奕衡主讲心理安全防护。心理委员带着同学们一起认识和理解心理危机,着重讲述了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对心理危机进行预防。为同学们的身心安全保驾护航 ...

  • 我校校友彭志刚教授当选美国地震学会主席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9日

    2025年4月,美国地震学会(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年会在巴尔的摩举行。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校友、佐治亚理工学院彭志刚教授成为美国地震学会当选主席(President-Elect),成为该学会118年历史上第一位华人主席。彭志刚1993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8年获地球物理学与计算机应用双学士学位,后赴南加州大学深造,先后取得电子工程硕士(2002年)和地球物理学博士(2004年)学位,并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2006年加入佐治亚理工学院任教至今。作为国际知名的地震学者和活跃的学术组织者,彭志刚教授曾获得美国地震学会查尔斯·里克特早期职业奖、杰出服务奖,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早期职业发展奖等,曾担任《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主编以及国际华人地球科学家协会(IPACES)主席,现为《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共同执行主编。美国地震学会是一个成立于1906年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致力于地震学和地震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在全球地震学领域极具 ...

  • 中国科大团队揭秘汤加火山喷发如何撼动全球高层大气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9日

    学院雷久侯教授课题组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aystack观象台张顺荣研究员,结合数值模拟与卫星观测,揭示了汤加火山喷发能量跨越大气多圈层传播并影响低轨道卫星高度的大气层的物理过程。相关成果以“Were Gravity Waves or Lamb Waves Responsible for the Large-Scale Ther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Tonga Eruption”为题于4月3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GU Advances》,并入选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刊《Eos》亮点论文(Editors’Highlights)。图.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期间,GRACE-FO卫星探测的沿轨道中性大气密度(单位:10⁻¹² kg/m³)及HIAMCM模拟的大气温度变化(单位:K)。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其喷发羽流高度超过57公里,成为卫星观测时代以来最强火山活动之一。这场“世纪喷发”不仅在地表引发了地震、海啸以及对流层大气扰动,更在数小时内波及高达500公里的卫星轨道高度大气层。研究团队利用GRACE-FO低轨道 ...

  •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8日

    2025年4月27晚19:00,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空学院)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教学行政楼702会议室顺利召开,大会选举了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代表、地空学院研究生会新一届主席团成员、校研究生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地空学院团委副书记石永宁老师、校研究生会人力资源部部长钱洁琦同学、地空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季春瑜同学,以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研究生代表出席会议,学院共19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第一项,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议第二项,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石永宁致辞,石老师首先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校研究生会、各学院代表以及全体与会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同时,石老师高度肯定了地空学院研究生会在过去一年的亮眼成绩,也对研究生会未来工作的提出了殷切希望。会议第三项,校研究生会代表人力资源部部长钱洁琦致辞,钱洁琦同学向参加本次大会的全体代表、地空学院的广大研究生同学致以了诚挚的问候,并对地空研会一年以来的工作及成就表示了肯定。会议第四项,由地空 ...

  • “九章论坛”第十三期成功举办:探索宇宙奥秘,传承科学精神

    新闻动态 / 2025年04月27日

    4月26日上午,由学院、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瑶海区科技局承办的“九章论坛”第十三期活动在合肥科技馆(蜀西湖馆)隆重举行。本期论坛以“仰望星空,探索未知”为主题,特邀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鹏飞作题为《宇宙大爆炸与太阳系外行星搜寻》的科普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家长及科技爱好者参与。纪念科学先驱,弘扬科学精神论坛伊始,主持人深情回顾了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赵九章先生的辉煌成就。赵九章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在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贡献卓著。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铺就了坚实的道路。“九章论坛”以“九章”为名,正是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先驱,激励后人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聚焦宇宙奥秘,启迪科学思维活动中,陈鹏飞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科学案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星际的奥秘。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享了太阳系外行星搜寻的前沿成果。陈教授的研究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为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