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大揭示岩石长期缓慢破裂新机制   

      近日,我学院张诗淮研究员团队首次揭示了岩石在远低于破裂强度的低应力蠕变条件下,从微观破裂缓慢演化到宏观失稳的全新物理机制。这一发现为破解岩石“亚临界破裂”难题提供了精准的“力学解码器”,并为理解地...

    >
  • 中国科大揭示了火星弓激波整体大幅振荡的原因

    弓激波是天体与行星际太阳风相互作用的第一道界面,其动态变化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太阳风对天体的扰动影响,还反映了天体本身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特性,是理解天体空间环境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重要交界面。近日,中国科学技术...

    >
  • 中科大地空学院团队揭示“合声波扫频”根本机制

      近日,学院陶鑫教授与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What drives chorus wave frequency chirping?》以Letter 形式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国际专业杂志Physics of Plasmas 上,并同时入选该杂志精选论文( Featured A...

    >
  • 中国科大在基于卫星观测的大气柱水汽含量和海表温度的气候数据集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王雨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气象探测中心,基于国内外多颗被动微波成像仪的长期观测数据,成功构建了一套大气柱水汽含量(CWV)和海表温度(SST)的气候数据...

    >
  • 中国科大团队在松树沟地幔橄榄岩发现超临界流体证据

    近日,学院黄方教授研究团队联合西北大学董云鹏教授,以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地幔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主微量地球化学和钡 (Ba) 同位素分析,首次在天然样品中识别出富水超临界流体的明确信号,明确了富水超...

    >
  • 中国科大在太阳高能粒子加速和传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学院郭静楠教授和汪毓明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太阳高能粒子加速和传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he delayed arrival of faster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as a probe into the shock acceleration...

    >
  • 中国风云三号卫星被动微波遥感为全天候植被物候监测提供新视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李锐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功利用我国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的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实现了对北半球森林与草地植被物候期的有效...

    >
  • 中国科大最新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中国科大最新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

    >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