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青年团队计划“重点区域上空空间环境特征基础与应用”进展研讨会在海南圆满召开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28日

    11月17日-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共同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南海上空中高层大气与电离层环境变化特征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进展研讨会暨年度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项目瞄准重点区域上空空间环境特征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关键科学和应用需求,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发展空间环境探测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南海区域的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服务于南海天波雷达和岛礁卫星通讯应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曹晋滨院士担任,成员包括武汉大学赵正予教授、长沙理工大学肖伏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刘立波研究员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吕建永教授。与会专家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合影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雷久侯教授主持。项目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前沿局数学与交叉科学处专项主管沈连成副处长首先致辞,他肯定了该项目瞄准我国重点区域上空空间环境特征重大科学问题和应用的精准布局。雷久侯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和研究进展,随后各研究单元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乐新安研究员、李国主研究员、国家空间 ...

  • 中国科大揭示系外行星气溶胶光学性质助力外星生命探索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28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何超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在实验室中还原了富含水的系外行星大气条件,合成了类似行星大气中可能存在的有机气溶胶,并成功获得了气溶胶颗粒的光学常数,这对解读系外行星的观测数据和寻找外星生命信号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Haze Analogues in Water-rich Exoplanet Atmospheres Observable with JWST”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Astronomy》上发表。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五千颗的系外行星(图1),而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观测这些行星,试图了解它们的宜居性以及是否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水成为了首要关注的因素。已有观测表明,一些系外行星大气中存在水。实验室研究和理论模拟提示,这些富含水的行星大气中可能含有气溶胶,即悬浮在大气层中的固体小颗粒。这些颗粒会改变光与气体相互作用,遮蔽系外行星大气化学和分子特征,从而改变科学家们通过望远镜观测行星时能够检测到的信息。因此,气溶胶在系外行星大气中的存在可能对观 ...

  • 第一届长江中下游地球物理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圆满召开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25日

    2023年11月17-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和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长江中下游地球物理青年论坛在安徽合肥顺利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主任李俊伦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倪四道研究员致欢迎辞。倪四道研究员为开幕致辞李俊伦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九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南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200名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参会人员合影论坛现场本次论坛围绕地震震源及其物理过程、地球物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地球内部多尺度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等三个主题展开。来自9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在地震的发震机理、震源破裂过程、地震波场传播、岩石物理和岩石力学、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重、磁、电、震探测技术的最新技术和方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学术报告现场除了2天紧锣密鼓的口头报告之外,内容丰富的张贴报告也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论坛专门安 ...

  • 渡江精神永不磨灭 文化使命重任在肩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21日

    11月19日,固体地球物理教师党支部赴渡江战役纪念馆、李克农故居、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晴空碧霄,秋意正浓。19日上午,支部一行人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观看图片、文物和文献资料,详细了解了渡江战役的战前国内外形势、战役的决策和部署、战役经过、历史意义等,切实体会到中共中央和总前委的运筹帷幄。《百万雄师过大江》全景式描绘了广大军民奋勇渡江的壮阔场景,冲击着同志们的视觉和心灵。“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如是说到。此刻,支部党员们正沉浸式的感悟这一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 下午,党员同志们来到李克农故居和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内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李克农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民国建筑,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价值。同志们在故居内仔细观看展览,了解李克农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深刻感受到他爱国的情怀、朴实的家风以及卓越的贡献。同志们就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方面进 ...

  • 人工智能建模揭示地球电离层不均匀体演化机制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21日

    近期,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薛向辉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了全球电离层不均匀体的建模研究,该研究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和空间环境地基台站观测数据,重构了全球电离层E区不均匀体气候学演化的主要过程和控制因素,并探索了空间物理应用。该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为复杂空间天气系统的建模提供了有效方法,对探索地球中高层大气的结构和长期演化,乃至行星大气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10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大气化学与物理》(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外太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会发生烧蚀,这些烧蚀后的流星物质主要是Fe(铁)、Mg(镁)、Si(硅)和Na(钠),少部分是由Ca (钙)和K (钾)组成。这些金属被视为进入地球高层大气的宇宙尘埃颗粒,它们以中性金属原子和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拔80至130千米的区域中,这部分区域的大气在太阳辐射下发生部分电离并产生大量的电子,被称为 ...

  • 学院召开2023年度第三次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曁党务工作培训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17日

    11月15日下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3年度第三次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曁党务工作培训在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召开,党委副书记熊成主持会议,各党支部书记(支委)、党务秘书孟令宇参加会议。党委副书记熊成从“规范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方面开展培训。熊成详细讲解了党支部“换届选举”、“组织生活”两方面的规范流程及注意事项,引用在巡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启发大家发现问题、查摆问题。党务秘书孟令宇从“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方面展开,介绍了党员发展的具体步骤、时间节点及常见问题。熊成就支部换届选举投票、党员培养考察、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进行答疑。与会同志围绕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焕发“主题党日”活动新活力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

  • 地球化学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15日

    为了促进地球化学期刊的建设,“地球化学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于2023年11月11日在合肥召开。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化学学科李薇主任,以及在国内工作的地球化学领域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出席。近年来我国的地球化学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在地球化学新方法、新理论和深地深海深空的研究中产出大量的创新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在地球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是承载和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关键平台。本次研讨会立足中国实际,以聚焦国内外地球化学学术期刊发展,面对期刊建设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宗旨,探讨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地球化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图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院士就如何加强学术期刊的建设作发言图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化学学科李薇主任宣讲基金委近年来的相关改革动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副部长陈涛教授致欢迎辞,他向参会专家表示感谢,介绍了中国科大期刊建设的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化学学科李薇主任高度肯定了期刊会议的意义,并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年来的相关改革动向。国际地球化学领域主流学术期刊《Geochimica et ...

  • 拼搏青春 脚踏实地——地空学子在中国科大第54届学生运动会中斩获佳绩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14日

    中国科大第54届学生体育运动大会于2023年10月27日至10月28日举行,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各年级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开幕式中,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五十余名同学组成的方阵队列整齐、富有创意,队列前方“构拟大地、造怀长空“的标语和同学们喊出的口号交相辉映;队列中灵动可爱的玩偶和他们独具特色的表演引人注目,共同展现了地空学子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两天的比赛中,地空代表队的60名运动员始终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在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生运动员中,李佳睿在男子跳远中勇夺冠军,方晨霖夺得男子铅球季军;王大为、景健博在男子跳高中分别取得第四名、第六名的优异成绩;李方刚在男子5000米中奋力拼搏,取得第六名的优异成绩;张奕衡、尹政一在女子3000米项目中双开花,分别获得亚军及第六名;权守菊在女子200米、400米项目中分别获得季军和第四名;王子盈在女子跳远中取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研究生运动员同样表现优异,胡敏哲获男子100米第五名;胡邺丹则取得女子铅球第二名、跳高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在团体项目的比赛中,地空学院运动员 ...

  • “青春凝聚力量 劳动创造幸福”——2022级博士班团支部开展心理健康月主题团建活动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14日

    立冬一到,整个合肥瞬间入了冬,丝毫不给人留恋秋天的机会!初冬的寒冷也挡不住我们出发的脚步,这不,在2023年11月12日这一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班级团支部在班主任胡银玉老师的带领下,班长付诗琪、团支书李雪丽及班委们一同组织了一场以“青春凝聚力量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主题团建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科普劳动实践(甘蔗科普、采摘甘蔗、榨甘蔗汁等)和团建游戏活动(你画我猜、抱团和投壶等)。一、齐聚力量采甘蔗劳动实践得果实早上大家一同乘大巴车来到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甘蔗园,经历连绵秋雨,道路泥泞,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甘蔗园,双脚已沾满泥土,大家互相观赏谁的鞋更加接地气。基地的方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甘蔗的生长习性,喜高温、喜光、需水量大,在我国多产于广西、海南等地区,并告诉我们采摘杆直、少结而粗细均匀,黑色外皮有白霜的为最甜。接着,我们一股脑扎入甘蔗林中,开始了劳作。采摘甘蔗看似辛苦,却容易操作,最难的是削甘蔗皮,这是个体力活,大家齐聚力量削皮,不一会儿都吃上可口的甘蔗。另外,教育基地还提供了榨汁场地,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们榨甘蔗汁,大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临界地质流体的性质和效应” 项目2023年度进展总结交流会顺利召开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14日

    2023年11月10-12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超临界地质流体的性质和效应”项目年度进展总结交流会在合肥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北京大学金之钧院士、张立飞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赵振华研究员、南京大学王汝成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招崇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巫翔教授等8位专家出席会议。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及研究生共6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薛永泉副部长、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任建国处长分别致辞,表达了对项目的支持和期待。项目负责人倪怀玮教授对项目自去年11月以来的所取得的关键科研成果、变革性实验和计算技术研发和人才成长情况作了总体汇报,并介绍了项目下一步的实施计划。项目下属五个课题的负责人详细汇报了过去一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部分学术骨干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专家组成员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点评,充分肯定了项目所取得的技术突破的创新性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性,也对项目下一步的执行提出了宝贵意见,指出各课题和研究骨干要对照项目任务书,聚焦超临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