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我院2023级硕士班地质学专业团支部举办掼蛋友谊赛

    新闻动态 / 2024年01月01日

    为响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号召,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我院2023级硕士班地质学团支部的同学们于近日举办了一场轻松有趣的掼蛋比赛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掼蛋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释放压力的方式,同时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活动在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下午五点于环资楼824开展。为了让大家游戏的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我们没有选择紧张激烈的计分制,而是选择了友谊赛的比赛形式,这样大家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由组队,更好地享受游戏过程。比赛大约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尽管比赛不是计分制,现场的氛围也依旧热烈,充满欢声笑语。最后的环节是班委们贴心为大家准备的抽奖活动,抽奖的奖品分别是一等奖的颈椎按摩椅,二等奖的科大熊玩偶和三等奖的科大帆布包。此次班级掼蛋比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还为大家的科研生活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泼。 ...

  • 我院2023级本科班赴南京举办心理健康活动主题月活动

    新闻动态 / 2024年01月01日

    12月9日,我院2023级本科班张奕衡、李方刚、秦雨欣、路畅四位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主题月之际,带领全班同学来到南京开展郊游活动,以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和新环境而造成的交友局限,取得了积极的反响。在党童老师和夏琼霞老师两位班主任的带领下,上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中山陵,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前事迹,既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宏伟的建筑群,更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让人心生敬意;随后,大家在音乐台放松身心,从期中考试的压力下纾解出来。中午在南京大牌档品尝南京特色美食,大大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下午则在灵谷景区、夫子庙和秦淮河感受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气息,深受陶冶。同学们抵达南京钟山风景区之后各自组队,在活动中增进了结伴同行的同学们之间的充分交流和互相了解。本次郊游散心暨集体破冰活动取得较好反响,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此类活动的认可和期待。期待同学们之间更加熟悉后,参与到更多的班级活动,营造积极上进、团结奋发的班级氛围。 ...

  • 我院2022级硕士班开展心理健康月集体观影活动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27日

    为积极响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养,放松同学们的身心,地球空间和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班于2023年12月9日晚18时30分在上影国际影城立基店,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月“电影驿站”观影活动。此次活动选取了影片《涉过愤怒的海》,这是一部悬疑外壳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片,道出了原生家庭普遍困境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议题。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得知女儿死讯踏上寻仇之路,为了抵达爱与宽恕的彼岸,试图涉过心中愤怒的海的故事。在观影的过程中,电影院弥漫着一种凝重而又安静的氛围,同学们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之中,时而因为一些情节会心一笑,并与主人公们一同经历了亲情与爱情的“愤怒”。观影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分享对电影的感悟,认为通过影片更深刻地理解了情感与心理的复杂性,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情感需求。活动组织者表示,此次心理观影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心理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自立自强,提高抗压心理,积极面对学业与生活。班级将继续组织类似的心理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深度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

  • 我院2023级本科班开展大树刷白劳动教育活动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25日

    12月2日,地空学院2023级本科1班、2班联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大树刷白。 当天,同学们乘坐大巴车,来到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在现场工作人员以及班委同学的组织下,同学们手持铁锹来到树林地,学习对树木的翻土、施肥以及刷白,并随之进行了实践操作,亲自感受劳动实践的过程。 通过参与劳动,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有关于树木养护的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给树木翻土以及刷白,学生们清楚地感受了劳动具体内容,了解到树林养护工作人员的辛苦与付出。置身于这美丽的环境中,学生们更能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这次劳动教育,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农林养护知识,也加强了对环境与树木的爱护意识。这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培养了大家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 中国科大地空学院第一届地球物理学研究生论坛圆满召开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25日

    2023年12月2日,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主办,空间物理研究生第一、二党支部协办的第一届地球物理学研究生论坛在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有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苏振鹏教授、王荣生教授,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潘路教授,行星与地球化学专业何超教授以及学院百余名学生。开场时,主持人付诗琪简要介绍了到场嘉宾和会议流程。学科教师代表王荣生教授和潘路教授分别作开幕致辞,老师们强调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性,指出这不仅是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更是一个多学科互相交流融合的平台,鼓励同学们能走出实验室,跨足不同领域,拓宽学术视野,在科研道路上创造更多新的可能。苏振鹏教授、何超教授、王荣生教授、研究生代表绳翰林同学分别从火星大气逃逸、Laboratory Simulations of Chemistry in Planetary Atmospheres、日球层磁场重联研究进展、勘探地球物理大模型的探索等相关领域主题,作了前沿研究专题报告,并与在场研究生同学进行了分享互动和讨论。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讨论,同学们的思路得到了开阔、视野得到了拓展。除了老师们的特邀报告以及研究生代表的论坛报告以外,本次论坛还安排了专业 ...

  • 第二届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研讨会 暨蒙城野外站-九江野外站联合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14日

    为推进地球物理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工作,加强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的创新交流,促进野外站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工作,12月8日-10日,第二届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研讨会暨蒙城野外站-九江野外站联合学术年会在江西九江召开。本次会议由科技部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地震局江西九江扬子块体东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图-会议合影中国地震局科技司副司长齐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江西省地震局局长张有林、九江市常务副市长鲍成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西省地震局副局长欧阳承新主持开幕式。图-参会领导致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石研究员、预测研究所副所长李营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李正斌教授等19位学者聚焦地球物理仪器研发、地球物理野外观测及室内实验等前沿科学技术,开展了一系列交流研讨。图-报告会场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震预测研究所、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安徽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以及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 ...

  • 我校地空学院与甘肃省地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14日

    2023年12月13日,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与甘肃省地震局在我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甘肃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玉成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仪式由地空学院党委书记刘斌主持。甘肃省地震局公共服务处处长郝臻,甘肃地震台台长杨晓鹏,甘肃省地震局办公室副主任贺建雄,地空学院固体地球物理学科点点长王宝善,地空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主任李俊伦及相关老师参加了签约仪式。图-签约仪式合影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科技、人才和平台优势,对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四大计划”,联合开展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地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共同探索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扩大合作领域,并共同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甘肃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为行业和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助力经济甘肃社会高质量发展。图-签约双方交流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和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地震预测与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加强科研合作,推动地震科技的创新发展。 ...

  •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一行来我院调研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11日

    12月8日上午,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国锋一行来我院调研。学院副院长倪怀玮主持了座谈会。行星与地球化学专业主任高晓英、相关专业多位教授、院办公室主任胡银玉等参加了座谈会。张国锋介绍了省地矿局的基本情况,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深入了解地空学院在地质大数据、科研成果、科创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倪怀玮对张国锋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的总体情况。高晓英作了关于行星与地球化学专业和地质学科的报告。随后,双方与会人员围绕未来可能的合作交流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座谈会之前,张国锋一行参观了我院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实验室、激光-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实验室。 ...

  • 中国科大在行星挥发份增生演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动态 / 2023年12月08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文忠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研究类地行星增生演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发现地球在早期吸积阶段就已经积聚了足够多的挥发性元素,而吸积形成的星胚熔融挥发进一步重塑了地球的挥发份含量。相关成果以“Chalcogen isotopes reveal limited volatile contribution from late veneer to Earth”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挥发性元素,如碳、氢、硫和氮等,对生命至关重要。弄清地球如何增生这些挥发性元素,是理解类地行星形成和演化的关键,也是进一步理解地球如何演化成可宜居星球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形成地球的初始物质严重缺乏挥发份,而目前地球所具有的挥发份丰度主要是在增生晚期通过加入少量富含挥发份的外太阳系物质形成的。这一过程发生在地核形成之后,也被称为“后期增生模型(Late veneer)”,意味着构成生命的大多数元素是在地球形成之后才到达地球的。太阳系行星的吸积形成与演化发生在大约45多亿年前。挥发性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可以作为指纹来追踪这些过程,为了解类地行星挥发份的 ...

  • 大陆起源取得突破性进展 ---月球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

    新闻动态 / 2023年11月28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吴忠庆课题组揭示地球早期的基底岩浆洋演化会出现水诱导的地幔反转,太古宙大陆是基底岩浆洋演化的一个产物,其中水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图1),研究工作以“Water-Induced Mantle Overturns Leading to the Origins of Archean Continents an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为题,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该工作是大陆起源和早期地球如何运作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跟生命和板块运动一样,大陆也是地球所特有的。最早的大陆如何形成因此是理解太阳系类地行星相关科学问题的关键一环。岛弧模型和地幔柱的海底高原模型是大陆起源的两个主流模型,两个模型在解释大陆起源上都遇到困难。俯冲板块上方的岛弧是当今新的大陆形成的地方,板块俯冲也是目前已知的可以将地表水带到地球深部,并形成含水岩浆的过程,岛弧模型认为太古宙的大陆也是由于板块俯冲引起的。岛弧模型可以很好的回答太古宙陆壳源区富水这个特征。但该模型很难解释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