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官网中文 / ENGLISH返回首页
5月1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共同组织举办的九章论坛第六讲——《探究火星水和生命》科普报告会,在合肥市科技馆西二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合肥市中小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观众代表200余人现场参与活动。本次报告的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导师潘永信,他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探究火星水和生命》主题科普...
近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肖益林教授课题组通过超高压多相流体包裹体的三维成像建模研究,首次定量厘定了俯冲带深部的超临界流体的化学组成,并揭示了超临界流体在俯冲带碳、硫等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critical fluid in deep subduction zones as revealed by multiphase fluid inclusions in a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vein》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综合性科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
2023年4月9日,正值清明时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固物研究生第三党支部24名党员集体到江苏省南京市开展“走近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学习。9日上午,所有党员同志们统一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辈。同志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塌上雨花台纪念碑前的100级台阶,在雨花台纪念碑前,全体党员在烈士陵园前肃立默哀,以一枝鲜花向革命先烈献上最崇高的敬意,缅怀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随后,大...
适逢清明时节,为了深切缅怀在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历次斗争中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深切缅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教育引导支部党员追忆苦难历史,汲取前行力量,践行使命担当,2023年4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赴江苏省南京市开展了“回顾国殇,奋发图强”主题党日活动。主要的参观地点为雨花台烈士陵园和侵华日军...
中国科大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团队在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爆发结构在早期爆发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重构演化,研究成果以“Complete replacement of magnetic flux in a flux rope during a coronal mass ejection”为题,于2023年5月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Astronomy》。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或CME),即太阳大气中缓慢积累的磁能在短时间内被剧烈地释放出来...
深地震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过去三十年里,地震学家发现深地震的破裂过程与浅地震有诸多不同,认为这些不同是由深地震独特的产生机制导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泽峰课题组利用机器学习对全球3000余个中大震级地震进行了系统分析,证明了深地震破裂过程和震源参数的差异由地球刚度随深度变化导致,与地震的具体产生机制无关,纠正了该领域长达三十年的错误解释。2023年5月1日,该研究成果以“深浅地震的相似地震矩释放过程(...
4月28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中学习,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第二次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教师党支部书记、院办主任、团委书记、党务秘书参加学习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刘斌主持。学习会首先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刘斌、倪怀...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考研和保研经验交流会于2023年4月22日15:00至17:00在第五教学楼5304教室顺利召开,由地空学生会学习部部长蒋英姿筹备。参加交流会的人员包括: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级考研学生李卓远、彭秀松,保研学生付涛、朱沛荣作为嘉宾,以及20级、21级和22级的同学。此次交流会旨在为20级同学即将面临的考研和保研问题提供可行建议,同时为21级和22级同学提前了解相关事宜提供机会,并为同学们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首先...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电话:
0551-63601848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