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官网中文 / ENGLISH返回首页
3月29日至31日,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创新中心主办的“金星演化及生命信息探寻”学术研讨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拉开了“地外生命探寻”系列主题研讨会的序幕。会议聚焦金星生命痕迹探寻,围绕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探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开展深入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汪毓明院长主持,深空探测实验室徐成然副书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三处程惠红主任分别致开幕词,我国行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
3月23日晚上,我院2023级本科班组织了经典电影《至暗时刻》集体观影活动,20多位同学报名参加。电影《至暗时刻》讲述了1940年,温斯顿·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带领英国走出了战败危机的故事,鼓舞人心。丘吉尔不仅要面对德国纳粹势力的入侵,还要面对一群毫无准备的人民群众,和一个怀疑论国王,他必须面对接下来最黑暗的时刻——是成为第三帝国的傀儡,还是与世界人民站在一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温斯顿·丘吉尔在面对对立党派和纳粹军...
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和大气专业相关科研团队开展合作,利用合肥市的地下通讯光缆进行了雷暴的监测;并首次进行了DAS数据雷声源的三维定位,其结果与雷达反射率等有着良好的一致性。这也是地球物理学与大气科学的一次交叉研究案例。相关研究成果以“Tracking Lightning Through 3D Thunder Source Location With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大气》(Journal of ...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李锐教授团队在卫星全天候遥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利用多源卫星观测揭示了东亚夏季云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关键水循环过程的时空异质性影响和机理,发展了卫星微波观测约束下的森林碳水通量协同反演算法,系统评估了云变化对全球蒸散发产品精度影响。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工会在1月中旬组织开展了第七届教职工掼蛋比赛,六十位教职工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和决赛多轮激烈角逐,最终冷伟、罗小梅组合获得冠军,熊成、耿雷组合获得亚军。本届比赛在我校东区教学行政楼702-706会议室举办。1月11日下午,30组选手按时到场,比赛如期开始。经过一下午四轮比赛,选手们得到相应的积分,排名前16的组合晋级决赛。1月16日下午,晋级本届决赛的选手们,在紧张欢快的氛围中,又经过四轮比赛决出了...
2024年3月1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在全国各赛区举行。安徽省赛区由安徽省地震局指导,安徽省地震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联合主办,合肥市地震局协办。本次竞赛安徽省赛区报名人数近2万人,经过选拔,来自全省15个地市107所高中6255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共设31个考点,90个考场。...
新学期伊始,我院2022级硕士班组织了热映电影《周处除三害》集体观影活动,五十多位同学报名参加。电影《周处除三害》不仅是对古代典故的现代化改编,更是对人性、善恶与生死的一次深刻反思。电影还通过陈桂林的故事,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陈桂林虽然是一个恶名昭彰的杀手,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他既想结束自己的恶行,又想为家人和社会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善恶冲突和内心的挣扎,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深空探测实验室陆全明教授和高新亮特任教授研究团队结合多颗卫星联合观测以及计算机粒子模拟方法,揭示了地球内磁层中合声波主导极区弥散极光形成的内在原因。该研究成果以“Why chorus waves are the dominant driver for diffuse auroral precipitation”为题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弥散极光是极区电离层能量输入的重要来源,是地球磁层与电离层之间的强耦合机制。地球磁层中等...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电话:
0551-63601848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