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在应用包裹体三维成像技术示踪俯冲带深部含碳变质流体活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动态 / 2023年08月21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肖益林教授课题组通过使用拉曼三维成像分析技术,首次在俯冲带深部地幔楔橄榄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菱镁矿-甲烷共存的多相含碳包裹体,这项研究对深入理解俯冲带弧下深度,尤其是还原环境下的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俯冲带是地壳物质进入地幔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壳-幔之间元素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俯冲的地壳物质通过变质脱水、部分熔融等过程释放的熔/流体向上迁移交代地幔楔橄榄岩,使其保留一定的熔/流体活动证据。包裹体作为俯冲带熔/流体活动的直接证据,被广泛运用于俯冲带熔/流体性质及演化的研究中,为我们了解俯冲带熔/流体活动提供重要证据。近年来随着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包裹体研究由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分析,这一转变促使包裹体在俯冲带熔/流体活动的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碳作为重要的挥发性元素,近年来地球内部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过程备受关注。壳源碳通过俯冲作用进入地幔中,在此过程中,含碳的熔/流体从俯冲板块中释放并向上输送进入地幔。大部分的碳通过岛弧火山作用以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形式输出进入大气圈,但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碳以超高压矿物(如金刚石,菱镁矿)的形式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