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研讨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6月03日

    2024年5月24日上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在东区教学行政楼708会议室召开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晓平,教务处处长武晓君,副处长陈洪佳、副处长吴雨生出席了会议。地空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副院长倪怀玮、李锐、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及各系、专业、实验中心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主持。会上,倪怀玮汇报了地空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未来建设规划,重点介绍了学院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质量保障能力、构建卓越教学体系、新增本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有益进展。座谈研讨环节中,武晓君介绍了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理论框架和现实意义,他强调审核评估工作的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本科阶段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的落实上下功夫,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本科培养目标。与会人员就课程资源建设、拔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学院特色举措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王晓平在总结讲话中对地空学院以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聚集一流师资,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本科教 ...

  • 地空女足荣获“巾帼杯”女子足球比赛亚军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31日

    5月25日上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女子足球队在点球大战中以7:8惜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女子足球队,获得本次“巾帼杯”亚军。 这场比赛对双方队员来说都是不轻松的——化院主力沈妍赛季初受伤,针灸复健,顶上中后位置,同时也是田径队主力的袁雪和陈婷因田径比赛在即,要尽量避免激烈对抗。而地空女足中后刘珊珊由于受伤未能上场,但坚持到场观战给予队员们鼓励,为地空女足队员增添了信心。且地空女足两位主力张伶燕和麦李婷即将在今年毕业,我方队员都积极备战,对决赛报以充足的重视和热情。上午10时10分,伴随一声哨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2024年度“巾帼杯”女子足球决赛正式开始!比赛一开始,地空女足队员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度压至对方门前方,但化院女足队员防守严密,地空队员几次进攻均被破坏。化院依靠严密的配合也多次反击发起进攻,对我方造成不小威胁,战况一度非常焦灼。在烈日下高强度的对抗,双方队员的体力都有不小的消耗。比赛开始二十分钟,双方队员补水后,化院袁雪前场边线发球,化院队长裴钰接球转身,左脚给出门前横传,落至地空门前,化院球员丁璐晗加速从后方切入,起脚射门,球进了!化院得分,取得先手。比赛继 ...

  • 2023级本科班集体观看电影《周处除三害》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31日

    5月25日晚上19:00,我院2023级本科班开展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组织同学们集体观看电影《周处除三害》,二十多位同学报名参加。电影《周处除三害》借用“周处除三害”的传说,讲述了台湾三大通缉犯中排名第三的陈桂林,先后除掉排名第二的香港仔以及榜一大哥牛头的故事。这部电影反映了现实社会问题,通过陈桂林的行动,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也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努力改变现在,为未来留下希望。总的来说,《周处除三害》是一部集动作、犯罪、寓言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和刺激,更在情感上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性、正义和救赎的深刻思考。观影开始前,同学们先进行了有趣的桌游活动,多人一起,有效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欢声笑语中心灵的负担得以脱下,嬉戏打闹时肩上的压力随风而逝。观影过程中,全体同学全神贯注,全情投入。随着影片情节的开展,从黑暗到光明,从恶转善,人性矛盾与挣扎高塔的构筑,让同学们在跟随主角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斗争和生死较量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和光辉。主角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步前行,都在敲击着同学们内心的柔软之处,引发对良知、勇气和希望的深深 ...

  • 2022级硕士班开展5·25心理健康观影活动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31日

    为积极响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养,放松同学们的身心,地球空间和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班于2024年5月29日晚19时在上影国际影城立基店,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月“电影驿站”观影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养,放松身心。此次活动选取了影片《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这是一部用治愈与爆笑并存的故事讲述了家庭美好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家三口——特工父亲黄昏、杀手母亲约尔和拥有读心术的女儿阿尼亚——在假期中共同面对危机、相互保护的故事。在观影的过程中,同学们沉浸于影片的情节,被福杰一家相互治愈的感情打动,在欢乐的观影气氛中放松心情、开怀大笑,看着身为“伪装家族”的福杰一家像家人一样玩耍与面对困难的场景,同学们也心生暖意。观影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分享对电影的感悟,认为通过影片引发了自己对亲情与团队合作的深刻思考,增强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图1 同学们在影院观看电影此次心理观影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心理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提高抗压心理,积极面对学业与生活。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在繁重的学术研究之余得到了放松,还通过电影情节的心理学解析,帮助大家提升了情感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 ...

  • 空间物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24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2024年5月17日晚,空间物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于地空学院1512教室,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支部全体党员参与本次会议。会议开始,支部副书记带头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阐明学习《条例》的重要意义,引导支部同志原原本本学习《条例》。然后,同志们集体观看《条例》解读系列视频,视频中,对《条例》修订后的重点内容和要点问题做了详细解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全面领会《条例》的具体规定和精神实质。 SHAPE  \* MERGEFORMAT 支部还将展览带进教室,开展了《条例》漫画宣传展。一幅幅漫画生动解读《条例》内容,揭露部分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划出纪律“红线”。漫画警示警醒每个党员不越纪律底线,不踩规矩红线,这也让同志们绷紧一根弦,时刻要铭记现在的学习生活以及在将来走上相关岗位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结合漫画展学习《条例》事半功倍,同志们热烈的交流讨论更能加深对条例的认识,能够更好把各项纪律规定刻印在心、贯彻到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SHAPE  \* MERGEFORMAT 最后,同志们积极参与了 ...

  • 高精度镁同位素数据揭示岩浆演化过程中的镁同位素分馏行为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23日

    近日,我院硕士研究生王思杰在黄方教授的指导下,对Mg同位素在洋中脊岩浆系统中的分馏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高精度的Mg同位素数据,揭示了矿物分离结晶过程对残余熔体Mg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研究成果以“Magnesium isotope behavior in oceanic magmatic systems: Constraints from mid-ocean ridge lavas from the East Pacific Rise”为题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镁(Mg)是地球重要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近十年来,虽然大洋玄武岩的Mg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地幔演化和壳幔物质循环,但是地幔部分熔融和矿物分离结晶对熔体Mg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还不清楚,主要原因是Mg同位素测量精度不够高,难以鉴别岩浆过程中微小的Mg同位素分馏。近年来黄方教授团队建立了基于t检验统计的测量方法,目前Mg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已经优于0.03‰。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测量了来自东太平洋洋隆北部(EPR, 9-10°N)和重叠扩张中心(9°N OSC)的洋中脊岩浆岩 ...

  • 我院2024年科技活动周圆满结束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20日

    5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了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展示和交流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热情。烈日当空,但未能阻挡志愿者和大家对科技的向往,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来到活动现场,与科技的先进成果近距离接触,感受科学的神奇与魅力。我院在东区教学行政楼设立了地空实验教学科普点、地球物理与空间科学技术科普点和石头科普工作室科普点三个科普点,通过科普讲座、器材讲解和科学实验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与创新精神。在这里,民众们可以观察地震波实时传输、分布式光纤传感、历代地震仪、气象仪器,体验探地雷达测量地下结构、超声波仪器测量声速,还能欣赏陨石样品,观看地震避险视频和地物宣传短片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为他们未来的科技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为了更好地服务前来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我们在教学行政楼一楼大厅设立了地空科技周专属咨询台,全天为大家提供便捷的信息咨询与帮助。一、地空实验教学中心科普点地空实验教学中心科普点于教学行政楼外南前坪设置了太阳 ...

  • 中国科大揭示地球氮元素起源与早期演化之谜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20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文忠特任教授与国际学者合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类地行星在增生演化过程中氮同位素的分馏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揭示了早期星胚熔融挥发和晚期富挥发份物质的增生两个关键阶段共同决定了硅酸盐地球中氮元素的丰度,为理解地球挥发份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认识,相关成果以“Early planetesimal differentiation and late accretion shaped Earth’s nitrogen budget”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氮是地球上生命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众多有机分子之中。尽管氮对生命至关重要,但与地球初始增生物质相比,当前硅酸盐地球(包括大气、地壳和地幔)的氮含量相对较低,大约只有2ppm(百万分之二)。深入研究地球中氮的增生演化历史对认识地球生命相关元素的起源及宜居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关于地球挥发份增生模型。第一种模型,即“后期增生模型(Late veneer)”,认为形成地球的初始增生物质几乎不含挥发份,包括氮,而硅酸盐地球目前所具有的挥发份 ...

  • 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成立大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10日

    5月6日下午,由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共建的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举行。中国气象局熊绍员副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俞汉青院士、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王亚伟司长、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王劲松主任、安徽省气象局胡雯局长,以及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等相关业务单位和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会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成立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部长查正军主持。傅尧副校长首先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致辞。他对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联合实验室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研究解决当前国产气象卫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随后,熊绍员副局长指出,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为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共同培养人才、双向赋能建立了更具有操作性的合作平台,是促进局校合作走深走实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加快“大国重器”——风云气象卫星的科技创新提供新的支撑力量。同时,也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

  • 中国科大何超特任教授应邀担任Icarus期刊副主编

    新闻动态 / 2024年05月09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何超特任教授应ICARUS总编(Editor in Chief)Alessandro Morbidelli教授邀请,担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任期从2024年5月开始。最新一期《Icarus》封面《Icarus》是行星科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得到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的支持,在1962年创刊,1974年起为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所属,卡尔·萨根曾担任Icarus总编长达12年(1968年至1979年)。《Icarus》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致力于发表在太阳系和太阳系外行星研究领域的原创发现,内容涵盖与行星相关的天文、地质、气象、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观测、实验或理论研究。何超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星大气化学、系外行星大气、生命起源早期的化学进化、行星宜居环境以及地外生命信号探测等领域,作为《Icarus》期刊的副主编,他将主要负责行星大气和系外行星大气等研究方向的稿件。值得一提的是,何超教授是《Icarus》期刊首位在中国工作的副主编,这不仅是对其个人学术成就的认可,也反映了中国行星科学领域迅猛的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