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中国科大地空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6日

    8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在合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副院长倪怀玮,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锋,人事教育处处长吴向东出席协议签订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华建,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主任李俊伦,学科负责人王宝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负责人张晖和有关人员参加了仪式。签约仪式由王宝善教授主持。仪式上,地空学院党委书记刘斌首先对陈锋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斌书记回顾了地震局系统与中国科大地空学院长期以来的深厚合作历史,指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及培训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震科技人才。他强调,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为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安全和发展贡献科大智慧和力量。陈锋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高度重视与中国科大的合作,期待通过此次协议的签订,借助中国科大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共同应对内蒙古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 ...

  • 赵九章英才班开展阿尔卑斯中法地球科学联合实习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6日

    九章英才访高卢,勇攀阿山展鸿图。2024年8月21日至8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2022级15名同学在冷伟、邓正宾、张少兵等老师带领下前往法国,与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巴黎地球物理学院(IPGP)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法方一起赴阿尔卑斯地区联合开展了地球系统科学野外综合实习。本次活动法方的主要合作单位是依托巴黎西岱大学的巴黎地球物理学院(IPGP)。巴黎西岱大学是法国卓越大学计划高校,也是Circle U.欧洲大学联盟九名成员之一。巴黎地球物理学院是创建于1921年的国际知名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在著名地球化学家Frédéric Moynier教授的带领下,从玛丽·居里当年发现镭的实验室开始,同学们参观了同位素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地震监测等多个实验室,认真了解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和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同学们还与多位在IPGP做研究的国际留学生交流了研究体会和生活经历。赵九章英才班同学参访IPGP阿尔卑斯是欧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地区具有丰富典型的地质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阿尔卑斯地球产出过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地球科学理论,是世界地球科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 ...

  • 刘斌书记为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24级新生上党课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6日

    9月4日晚上,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斌教授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题,在东校区第五教学楼5104教室为2024级本科新生讲党课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熊成,2024级本科生班主任王文忠、邹宇飞、郝记华以及全体新生参与了报告会。党课报告包含“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五个部分。刘斌书记首先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现代化的含义,并结合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复杂性、科学性与先进性,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政治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刘书记表示,欢迎同学们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然后,刘斌书记向同学们分享了初入大学的学习心得。叮嘱同学们要尽快实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要因为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到“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的巨大落差而自暴自弃。他强调,大学是成人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加 ...

  • 中国科大利用火车震动信号探究San Jacinto断层带周围地震波波速对应变的响应关系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5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盛一笑与法国格勒诺布儿-阿尔卑斯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合作,探究了美国南加州San Jacinto断层区附近地震波速度与潮汐应变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构造应变累积和地震发生机制提供新的信息。相关成果以“In Situ Velocity-Strain Sensitivity Near the San Jacinto Fault Zone Analyzed Through Train Tremors”为题发表在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图1. 研究区域地图通过使用火车震动作为纵波信号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地震波波速变化监测断层区活动的新方法。研究部署了密集的节点地震仪阵列,用于追踪定位火车产生的震动信号,再构建纵波互相关函数,以此减少震源变化对互相关函数到时的影响。图2. 通过密集台阵追踪定位火车信号源并构建纵波互相关函数研究揭示了纵波到时和潮汐应变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并估算出空间平均的速度-应变敏感值为6.25×104。该敏感值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处于相同量级,但略高于其他地区的估算结果。可能原因是本研究区域 ...

  •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记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3班新老生交流茶话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5日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近日,为指导本科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促成同学间关系破冰及升温,我院2024级本科3班组织了一次新老生交流茶话会,于9月1日15:50,在东教5205成功举办,全班41人全部积极参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开始前,班委用一杯奶茶点燃了活动的气氛,同学们情绪高涨,眼神中满是对活动的期待。前来参加分享交流的学长学姐共6位,分别为张兴泰,杨懿然,陈曦,钟承奕,秦新耀,牟发达。他们在往年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颇多经验,对同学关心的问题提前做了思考和准备,他们充满热情,为同学们讲解相关要点,讲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会议正式开始后,学长代表钟承奕带着精心准备的ppt上台讲解,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排雷”护航,首先对于选课的技巧和容易踩的“坑”进行了讲解,如“课程详细信息的查看”“如何看待评课社区”等,学长举了诸多身边的例子,让同学们抓住要点,完善了选课的思路和细节。第二部分钟学长对于本班多部分同学性格腼腆的情况做了专门的分析,为内向的同学展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生存手册”,例如“如何与同学更好的相处”“如何应对生活中一些尴尬的场景”,解开 ...

  • 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系召开2023级本科生座谈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5日

    2024年9月1日下午,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系在教学行政楼708会议室召开2023级本科生座谈会。会议由副院长倪怀玮教授主持,深空探测实验室副主任黄方教授、2023级本科生班主任夏琼霞老师和党童老师参加会议。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空探测的讲话精神出发,倪怀玮副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行星科学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和我校行星科学本科专业的基本情况。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国家在行星科学领域产生了十分迫切的人才需求。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国科大近年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行星科学师资队伍,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年获批设立行星科学专业并进行了首次招生。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最新排名中,科大行星科学专业与地球化学专业均排名全国第一,表明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系的师资力量和培养模式得到外界的高度认可。黄方教授全面介绍了国家的空间探测任务计划和深空探测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行星科学与地球化学知识,为将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打好基础。随后,倪怀玮、黄方与2023级同学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同学们表示深受鼓舞,一定会全力以赴投入学习,报效祖国。 ...

  • 我院学生组队赴金寨大湾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4日

    2024年暑期,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同学们响应校团委号召,组建了金寨县大湾村实践队,15名本科生在徐燕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6号上午出发,前往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服务活动。7月6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列士陵园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此次参观,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金寨县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革命先烈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下午2点多,同学们抵达大湾村,稍作休息后一起参观了村里的汪氏宗祠(安徽省工委旧址),了解了大湾村沉重深厚的历史底蕴。7月7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了汪家祖宅、汪家老屋等等一系列红色遗址,还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湾村的改变历程,沿途还参观了大湾村特色农产品陈列馆。下午,同学们体验了大湾村的特色旅游设施,进一步了解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晚饭后,为增进和村民的交流,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同学们来到村里的篮球场,和村民们一起运动锻炼,同学们和村民一起学跳广场舞,还展示了提前准备的太极拳和健美操的教学。7月8日上午,同学们分组来到村民家中,对村民的生活质量、主要收入来源、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当天下午同学们 ...

  • 我院组织本科生赴漠河开展野外联合教学实习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2日

    2024年7月12日至7月21日,在党童、黄福庆、李勤秀和汤琴琴等老师的带领下,我院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32名本科生前往中国最北的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简称“地球所”)和山东大学(简称“山大”)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开展野外联合教学实习。我院党童和黄福庆副教授、地球所刘立波和陈一定研究员及山大刘晶教授等担任此次实习的授课和指导老师。参与实习师生在台站合影本次实习属于《空间探测基础实习》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们认识空间科学是一门结合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的学科。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磁力仪、流星雷达、测高仪和GNSS等空间环境地基探测仪器,学习了其基本的观测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场景,并通过编程处理和分析采集的数据。刘立波研究员、党童和黄福庆副教授授课和指导学生实习期间,刘立波和陈一定研究员、党童和黄福庆副教授细致讲解了观测仪器的基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处理和编程指导,同时启发学生思维,拓展能力。采用中科大、地球所和山大学生共同分组、探讨和学习的方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通力协作,对老师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多种解析和尝试,在最后分小组每位成员汇报成 ...

  • 地空学院漠河实习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2日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党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中国科大地空学院在黑龙江漠河开展实习的师生党员成立了“漠河实习临时党支部”,黄福庆副教授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成员包括党童副教授和4名本科生党员。2024年7月16日下午,临时党支部在我国最北端的北极村流动党员驿站,组织开展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主题党日活动。该活动是与一同实习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的师生联合开展,中国科大地空学院参加实习的20余位同学(含非党员同学)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临时党支部成员合影同学们先后来到了党员驿站的“北极概况”、“北极之魂”等特色展板,了解当地通过特色旅游大力实行乡村振兴的战略,聆听了扎根当地、克服严寒默默奉献的优秀党员的故事。讲解员生动的讲述和深刻的解读,使每位同学深刻领悟到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参与主题党日的我院师生合影参与主题党日的中科大、地球所和山大师生合影在参观过程中,实习班级的同学们还有幸与几位曾经在最北端工作的党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党员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了他们在我国最北方严寒的环境下如何坚守共产党员的信念,如何实践“身在最北方、心向党 ...

  • 学院与岳阳市君山区政府共建的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揭牌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2日

    2024年8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与岳阳市君山区政府共建的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揭牌,双方现场签订共建框架协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党委副书记熊成、院长助理耿雷、刘晓东教授受邀参加揭牌仪式。政府方面的代表有岳阳市政府副秘书长余风祥,君山区委书记雷欣以及区委副书记、区长陈淼等领导参加。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图来源于《湖南日报·新湖南》君山区,作为“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首倡地,地理位置独特,毗邻长江和洞庭湖,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这里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中心瞄准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碳汇资源开发等目标,在湿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及治理方案、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方法、湿地碳储量和碳收支、碳循环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碳汇价值和碳交易等前沿创新领域开展研究。岳阳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碳汇研究开发工作,将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建设列入“美丽岳阳”建设标志性工程。签订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共建框架协议 图来源于《湖南日报·新湖南》揭牌仪式上,刘斌书记代表中国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