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强化安全意识,共筑安全防线——我院2023级本科班召开秋季安全主题教育暨班干换届选举班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29日

    9月13日,地空学院2023级学生在一教1102教室举行班会。班会由党童老师和夏琼霞老师主持,开展了秋季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并进行了班干换届选举工作。班会开始由安全委员荣志豪进行安全教育,主要从用火用电安全,谨防电信诈骗,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提醒同学们不要在宿舍等区域使用违禁的电器,以防火灾的发生;上网时不要被虚假信息所迷惑,以防钱财,个人信息被窃取;心情不舒畅时及时与朋友、老师沟通,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夏琼霞老师专门强调在校园内的交通安全,提醒同学们在骑自行车、电动车时一定要注意车速,不与其他车辆争抢,避免交通意外发生。 在安全主题教育结束后,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了新学期班干的换届选举。参加选举的同学们积极展示自己,并规划了以后的工作目标。最终选举出了新的一届班委。 ...

  • 地空学院2024级本科生2班开展“成长成才”经验交流主题班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29日

    9月6日晚上7点,地空学院2024级本科生2班开展了以“成长成才”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邹宇飞老师以及班级助管卢振赐学长为全班同学解答了同学们开学后共有的疑惑,分享了学习经验。同时,军训教官作为特邀嘉宾也出席了本次班会。答疑结束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为近期迎来18岁生日的四位同学集体庆祝生日,同学们也积极参与班委组织的交流互动活动,全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同学们开学以来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彼此。邹老师和卢学长给同学们讲述了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各学科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勇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寻求老师和学长们的帮助。 老师和学长也非常关心同学们,为近期过生日的四位同学举办了集体生日,大家共同分享生日蛋糕,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同学们带来家一般的温暖。全班同学们通过名字萝卜蹲,你画我猜,桃花朵朵开等游戏,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彼此的名字,增进了同学情谊。 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班长周长风同学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给每位同学送去了祝福,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地空学院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友爱。 ...

  • 青春迷彩,军训展风采——我院2024级本科生军训表现优异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29日

    9月8日,我校与国防科技大学联手筹办的2024级军训工作圆满落下帷幕。在这段激情燃烧的日子里,同学们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军训活动,受益匪浅。军训期间,踢正步是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教官的严格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摆臂、踢腿的动作,努力做到整齐划一、刚劲有力。队列训练更是磨练了大家的意志,从最初的散漫到后来的井然有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汗水与努力。除了艰苦的训练,也有轻松欢乐的时刻。拉歌活动中,各个连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比拼,激昂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展现了同学们的青春活力与团结精神。令人感动的是,班主任老师与学长在烈日下为同学们送来甘甜的西瓜,那一份清凉与关爱,给疲惫的同学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经过一周余的艰苦训练,终于迎来了军训汇演。在汇演中,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整齐的步伐和标准的动作,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斩获佳绩,获评优胜排。这一荣誉是对同学们军训期间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也是全体军训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军训虽已结束,但它留给同学们的不仅是难忘的回忆,更有坚韧的意志、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将继续保持军训中养成的良好习惯与优秀品质,以更加昂扬的 ...

  • 学院召开师德师风教育大会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20日

    9月18日下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师德师风教育大会在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召开。大会由校党委常委、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带领大家共同开展学习。刘斌书记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刘斌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随后,刘斌书记为大家重点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历史沿革和精神内核。刘斌指出,我们每位老师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争做学生心中的“大先生”。刘斌书记着重强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用实际案例提醒大家,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校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郑菲老师受邀为全院教职做“学位授予重点工作报告”。最后,校党委常委、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做总结发言。汪毓明重点强调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他提醒各位老师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做好防电诈、消防、交通、心理、野外实习等各项学生安全工作。 ...

  • 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20日

    9月19日上午,在中国科大成立66周年来临之际,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隆重举行了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副校长王晓平、党政办主任叶征、财务处处长姚子龙、审计处处长吕冰涛、基建处处长赵国飞出席揭牌仪式。王水院士、地空学院院系领导、各专业负责人、退休老师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仪式。校党委常委、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主持仪式。汪毓明介绍了参加本次揭牌仪式的领导嘉宾,对全体参加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欢迎。汪毓明介绍,地学前沿中心是建校以来学院第一次有了一栋专属的科研大楼,他回顾了大楼从建设初期到功能改造最终交付使用的过程。汪毓明代表全院师生对校领导和各机关部门为这栋大楼的顺利建设完工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包信和校长代表学校向地学前沿中心的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为学院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感谢。 包信和表示,地学前沿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在地球科学和空间探索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中心是一个科研平台,更是一个集成思想、交流经验的创新空间。我们期待它能够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科研人员,激发出更多的科研灵感和创新 ...

  • 中国科大实现百公里开放大气双光梳精密光谱测量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14日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窦贤康、张强和薛向辉教授等人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结合时间频率传递等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该技术可应用于监测大尺度范围的地球大气温室气体(GHG)和污染气体,还可以扩展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用于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精确校准。相关结果于9月1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大气光谱学是研究大气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关键技术,通过探究光与大气中分子和颗粒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大气问题,广泛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碳预算评估和空气污染研究等领域。目前大气光谱遥感所使用的光栅光谱仪、外差光谱幅度计和傅里叶变换光谱仪(FTS)等技术能够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提供地球大气成分的光谱学数据。然而,这些技术存在诸多限制,如无法在夜间进行测量、无法同时测量多种组分等。近年来,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技术(Dual-Comb Spectroscopy)被证明是进行准确、连续、多气体测量的理想技术。双光梳光谱技术具有高采集速度、溯源至原子钟级别的绝对频率精度和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组分等优点,在油田监测、 ...

  •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开展2024级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11日

    9月6日下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开展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副书记熊成、副院长李锐、导师代表郝记华以及2024级班主任刘佳佳、李云国,郑建秋,研究生教学秘书孙婵娟、徐开燕出席活动,学院2024级200余名硕博新生现场聆听报告。刘斌书记对新入学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研究生要尽快明确当前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理性面对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将竞争压力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希望各位同学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为目标,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合作,勇于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想。熊成副书记以《树立正确科学价值观,培养科研道德规范感》为题开展讲座,他从科研诚信建设情况、科研活动行为规范、等方面介绍了当前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强调了科研诚信的重要性。李锐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历史、现状,又通过如何完成角色转化的话题生动诠释了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身份定位的不同。他强调要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完成角色转变,同时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团队合作能力。郝记华教授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为2024级新入学研究生分享经验。他从如何选择导师、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如何分辨科研重点及规划时间 ...

  • 黔峰碧水间,科技谱新篇——我院师生前往贵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科普活动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6日

    7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顶天立地”科普教育“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郝记华、宋亚芳、杨华三位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共十一名地空学院的同学和一位少年班学院的同学向贵州省六枝特区出发,去往科大定点帮扶小学进行科普活动,了解贵州的建设精神和教育工作情况。7月10日上午,队员们在科大驻六枝特区老师刘东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六枝特区新窑镇四角田小学。四角田小学位于六枝特区平寨镇西部,东南西被塔山村包围,北与杨峰村接壤,所处四角田社区共有住户1350户3746人,占地面积0.32平方公里,根据社区人口居住情况,分为10个居民小区。上午8:30,三下乡队伍的同学们带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科普作品来到了四角田小学。正在校园里玩耍的小学生们对我们的到来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新奇,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刘东阳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我们开始布置场地,同学们发挥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的精神,或搬桌子抬椅子,或摆放器械,很快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拉开了帷幕。队员们和小朋友们玩在了一起,将科学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种在了这山间的校园中。队员们还和小朋友们做起了游戏,大家一起跳大绳、做游戏、玩无人机,小学之旅完美落幕。队员们后来又来到了六 ...

  • 中国科大地空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6日

    8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在合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斌、副院长倪怀玮,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锋,人事教育处处长吴向东出席协议签订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华建,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学科负责人王宝善,专业主任李俊伦,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负责人张晖和有关人员参加了仪式。签约仪式由王宝善教授主持。仪式上,地空学院党委书记刘斌首先对陈锋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斌书记回顾了地震局系统与中国科大地空学院长期以来的深厚合作历史,指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及培训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震科技人才。他强调,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为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安全和发展贡献科大智慧和力量。陈锋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高度重视与中国科大的合作,期待通过此次协议的签订,借助中国科大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共同应对内蒙古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 ...

  • 中国科大在云顶放电产生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动态 / 2024年09月06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雷久侯教授、祝宝友教授和刘非凡副教授团队在云顶放电产生机理方面取得新认识。团队基于自主研制的地基闪电观测阵列,发现云顶放电存在极性竞争关系,提出了主导云顶放电产生的新概念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以“Polarity transitions of narrow bipolar eventsin thundercloud tops reaching the lower stratosphere”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 Commun,2024]。云顶放电是一类发生在穿透性过冲云顶附近的蓝色放电现象,作为对流层雷暴向平流层及中高层大气物质和能量注入重要一环,这类放电可以直接改变平流层区域的氮氧化物和臭氧等温室气体含量,间接影响地球大气中长波红外辐射的收支平衡,最新研究表明这类放电能在低电离层80-90千米高度诱发大尺度光学扰动现象(图1)。因此,探究其产生机理对认识雷暴在圈层耦合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图1 云顶放电诱发大尺度低电离层扰动示意图传统理论模式认为,云顶放电是由普通闪电诱发的云内电荷不平衡所导致。然而,由于受到云层遮挡和严重的瑞利散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