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官网中文 / ENGLISH返回首页
2021年3月19日下午,应大气科学专业邀请,浙江大学俞绍才教授在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COVID-19疫情期间的全面封城揭示出电动汽车对中国空气质量的显著益处”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也吸引了校外众多师生参加,报告会由赵纯教授主持。俞教授主要从事对气溶胶-云-气候-能源的相互作用模型的参数化及发展U.S. EPA双向耦合的WRF-CMAQ空气质量模式,通过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 (...
2021年1月22日上午,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宁教授应地学院大气科学专业邀请在线上作了题为《碳循环在地球系统和碳中和目标下的关键作用》的学术讲座。本次会议由赵纯教授主持,科大地空学院及其他高校、研究所的广大师生都积极参加。大气科学研究论坛 | 碳循环在地球系统和碳中和目标下的关键作用曾宁教授以一次难忘的南极科考作为本报告的出发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探索二氧化碳变化及其对气候影响的整个历史过程。他在报告中指出...
2020年12月2日下午,经大气科学专业邀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研究员在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给全体师生做了题为“风云卫星遥感仪器定标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李锐教授主持,吸引了各专业老师同学前来参加。张鹏研究员长期从事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和卫星资料遥感应用工作,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本次报告中,张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卫星定标的基本原理方法,包括发...
2020年11月26日上午,经大气科学专业邀请,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刘飞教授给全院师生做了关于“火山如何影响气候“的云端学术报告。报告由陆高鹏老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广大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有上百名师生登录会议平台,并在报告之后提出了多个问题进行热烈地讨论。刘飞老师多年来专注于气候动力学的研究工作,而火山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强迫,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在报告中,刘飞老师首先回顾了气候对火山...
追溯高质量农产品的来源对于食品安全和规范市场秩序至关重要。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深受消费者喜爱,不同产地的蟹产品价格相差巨大。优质的中华绒螯蟹,例如阳澄湖大闸蟹,经常被用“洗澡蟹”来冒充和替换以牟取经济利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然而,之前一直缺乏产地溯源的有效技术手段,普遍采用的生物和商标的方法结果并不准确。Sr同位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食品溯源指标。锶在自然界有4种稳...
2019年12月23日下午,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的陆春松教授在东区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向全院师生做了低云中夹卷混合蒸发过程的观测、模拟和参数化的学术汇报。本次报告由姜哲教授主持,地空学院老师、同学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准确的模拟夹卷过程对提高天气气候模式对云和降水的模拟有重要影响。模式模拟夹卷过程涉及积云参数化和云微物理参数化,但具体机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其中相对湿度对夹卷率的影响(正相关或负相关...
2019年11月12-23日,我院李春辉博士参加了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杨经绥院士组织的IGCP-649项目第五次研讨会和野外科考。研讨会为期两天,在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举办;野外考察为期八天,有苏丹卡布斯大学的Sobhi Nasir教授和德国汉诺威大学的Jurgen Koepke教授担任野外主讲人。此次野外考察的重点是阿曼Semail蛇绿岩。Semail蛇绿岩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蛇绿岩剖面,具有地幔岩序列-莫霍面过渡带-洋壳序列-大洋沉积物的完整建造和清晰的变质...
2019年11月25日下午,地空学院大气科学专业陆高鹏老师在东区教学楼5306教室向全院师生作了题为“为什么海洋中的雷暴产生如此多的超强闪电?”的学术汇报。报告由姜哲教授主持,地空学院老师和同学积极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对流层雷暴同中高层大气之间存在频繁的瞬态电磁耦合,会形成烟火状的瞬态放电和发光现象,红色精灵和光晕均为对流层闪电导致的介质击穿现象。陆高鹏老师长期开展有关闪电电磁探测及闪电对近地空间电磁环境影响的...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电话:
0551-63601848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