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 中国科大研究揭示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高分辨岩浆囊形态和部分熔融状态

    科研成果 / 2020年06月10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研究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合作,利用大地电磁成像,首次获得了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下方20公里深的三维高分辨率电阻率结构,并精细刻画了尾山火山的地壳岩浆系统分布形态及估算了岩浆囊的部分熔融程度。该研究成果以“Magma recharging beneath the Weishan volcano of … ...

  • 赵纯教授团队在青藏高原地区黑碳传入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科研成果 / 2020年06月08日

    近日,赵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实验室利用中国科大版本的WRF-Chem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黑碳传入机制,揭示了喜马拉雅山脉复杂地形对数值模拟青藏高原地区黑碳输入过程的重要作用以及阐明了南亚夏季风前期黑碳向高原传输的主要机制,研究成果以“Impact of topography on black carbon transport to the southern Ti… ...

  • 肖益林教授课题组在俯冲带L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科研成果 / 2020年05月19日

    Li同位素体系广泛应用于示踪各种地质过程。但洋壳俯冲过程中的L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该科学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益林教授课题组选取了俯冲带代表性岩石(包括:蚀变洋壳成因榴辉岩和岛弧岩石)开展了综合的地球化学和Li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期对俯冲带L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提供更多的制约。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分别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Nature-Index)期刊Geochimica Co… ...

  • 快速准确的重晶石Ba同位素分析方法取得突破

    科研成果 / 2020年05月17日

    重晶石(BaSO4)是Ba的主要矿物之一,其化学性质稳定、分布广泛、保存率高,对于反演古海洋生产力,制约海洋环境变化以及全球Ba循环有重要意义。近年来,MC-ICP-MS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精度的Ba同位素数据为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最近,黄方教授课题组建立并优化了重晶石Ba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重晶石Ba同位素测量的难点在于其难溶于水和酸。常用的重晶石溶解法是碳酸钠置… ...

  • 地空学院国际化教育进展:卢旺达籍留学生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 2020年05月14日

    近期,我院大气科学专业卢旺达籍博士研究生Crispin Kabeja在导师李锐教授指导下,联合卢旺达大学、荷兰图文特大学、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和水文气象领域获得可喜进展,其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The Impact of Reforestation Induced Land Cover Change (1990–2017) on Flood P… ...

  • 中国科大揭示奥陶纪末生命大灭绝新机制

    科研成果 / 2020年05月12日

    火山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化学组成巨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中“平流层火山喷发”(即火山物质喷发至平流层-大约离地表20公里)对全球气候有直接的影响。在过去5.4亿年的地质历史中,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以及5次生命大灭绝事件,但评估火山活动的喷发强度以及它们对生命演化的影响一直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以高精度硫同位素分析为主要… ...

  • 青藏高原的地气、云雨,及其对下游天气的影响 | NSR综述

    科研成果 / 2020年04月24日

    青藏高原的陆面过程和云降水过程,对高原下游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也是理解亚洲季风系统和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关键。为增进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定量理解,我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多次系统性的大气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近期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 ...

  • 缅甸翡翠的Si同位素数据揭示了俯冲带弧前流体硅质的来源

    科研成果 / 2020年04月23日

    近期,中国科技大学黄方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意研究员合作,选择来自全球品质最好的缅甸翡翠,综合运用矿物学和Si同位素来制约俯冲带弧前流体中Si同位素组成及Si质来源。 该研究显示俯冲带流体不仅有较高的Si含量,Si同位素也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其中硅质岩对俯冲带流体Si同位素组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该研究成果发于国际矿物学和岩石学知名期刊Cont… ...

  • 大气专业赵纯教授团队在大气污染物日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科研成果 / 2020年03月10日

    近日,我院赵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实验室利用中国科大版本的WRF-Chem模式对华东地区近地面PM2.5日变化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揭示了边界层混合对模拟华东地区近地面PM2.5浓度日变化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以“Modeling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PM2.5 concentration over East China with W… ...

  • 地震学研究揭示2019年秘鲁8级地震的破裂机制与俯冲板块形态的相关性

    科研成果 / 2020年02月18日

    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十分重要。近期,我院姚华建教授课题组利用地震学反投影方法和有限断层反演方法对2019年5月26日发生在秘鲁北部的8级中源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本次地震的破裂过程与俯冲板片的形态密切相关,俯冲板片的非均匀形态可能控制了地震破裂的发展。本研究以“Rupture Process of the 26 May 2019 Mw 8.0 Nor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