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 中国科大在研究全球寒武纪三叶虫灭绝事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成果 / 2018年06月15日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沈延安教授团队在研究全球寒武纪三叶虫灭绝事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者们系统测定了我国华南典型剖面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组成,发现了寒武纪海洋浅水和深水存在明显的同位素组成差异,揭示了寒武纪海洋与现代海洋化学结构组成的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寒武纪海洋缺氧是当时全球三叶虫灭绝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8年6月出版的国际权威地球科学期刊—“地质学”(Geolo… ...

  • 中科大发现海南地幔热柱轨迹

    科研成果 / 2018年06月12日

         2018年6月11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新闻网站EOS在网站首页作为研究亮点报道了一项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ResearchSpotlight)。该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综合使用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和地质学证据支持海南地幔热柱热点轨迹的存在,从而进一步支持海南岛火山是由地球深部起源的地幔热柱所形成的。      当地表的活动板块从一个来自地幔… ...

  • 金属稳定同位素的储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黄方课题组厘定洋壳V同位素及上陆壳Ba同位素组成

    科研成果 / 2018年06月04日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宜居星球,也是唯一同时拥有陆壳和洋壳的类地行星。洋壳和陆壳的形成对于地球的演化和承载生命至关重要。作为地表流体和深部固体地球相互交换的关键界面,洋壳及陆壳可以通过俯冲再循环不断改造着深部地球的组成,它们对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解洋壳和陆壳的成分及演化是地球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问题。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是近十年来国际上发展快速的新兴方向,为示… ...

  • 中国科大在大气环境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研成果 / 2018年05月03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姜哲教授在应用卫星观测数据和模式模拟研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大气科学专业姜哲教授为首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美国氮氧化物排放下降速度自2011年以来大幅减缓,这与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氮氧化物排放持续快速下降的结论相矛盾。这一研究工作还证明了美国的空气质量变化主要由美国本土污染物排放变化所主导,并间接表明中国近年来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取得成效。 … ...

  • 基于船载的大气环境观测研究揭示长江航线污染气体和气溶胶时空分布和输送特征

    科研成果 / 2018年05月02日

    近日,我院刘诚教授、谢周清教授团队在大气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的观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大气环境权威刊物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和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上。该研究旨在基于船载边界层大气成分二维高光谱扫描仪和双波长弹性散射偏振激光雷达的长江航测实验,探测中国东部地区冬季对流层痕量气体和气溶胶的时空… ...

  • 谢周清教授课题组应用三氧同位素定量揭示北京雾霾期间硫酸盐形成的大气化学机制

    科研成果 / 2018年04月25日

    图1 APEC前后雾霾硫酸盐气相、液相和非均相途径的贡献众所周知我国京津冀地区秋冬季面临着严重的雾霾污染,而硫酸盐是雾霾期间PM2.5的主要成分之一,定量了解硫酸盐在雾霾期间的形成机制对于准确预测和防控雾霾非常关键。大气中硫酸盐一般来自于一次直接排放和二氧化硫气体在大气中的气相、液相和非均相反应。由于不同途径的氧化剂不同,形成的硫酸盐中过量17O的数值不同,这种差异与氧同位素的质量无关,… ...

  • 中国科大在应用锂同位素研究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研成果 / 2018年03月27日

       据今约2.52亿年的二叠/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为严重的全球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这一事件在很短时间内造成了超过8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的灭绝。长期以来,对于造成这次生命大灭绝的原因一直存在巨大争议,科学家曾提出“天体撞击”、“大规模火山喷发”、“海底可燃冰的快速分解”、“海水缺氧”等多种假说和解释,但具体的驱动机制和环境因素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 ...

  • 蓝色喷流事件与雷暴云内放电研究新发现

    科研成果 / 2018年03月13日

     发生在对流层顶附近的强雷暴会产生向上的蓝色喷流放电,之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是由于频繁的负地闪活动引起雷暴电荷的不平衡性,导致上部的正电荷区和云顶屏蔽电荷区之间发生了电击穿。然而其在雷暴云中的产生机理和与云内放电之间的关系还不太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重点实验室祝宝友副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发生在雷暴云顶附近的双极性窄脉冲事件与中高层向上放电(蓝色喷流)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新发现。该研究成果… ...

  • 极区-中纬度地区中间层大气密度对磁暴响应的研究新进展

    科研成果 / 2018年02月28日

    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存在重要影响,其中磁暴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太阳风携带着大量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使得地球磁层-电离层-热层产生一系列剧烈扰动的空间天气现象。磁暴期间,部分高能粒子可以沉降至高度更低的地球中间层区域,使得以碰撞为主的中间层中性大气中的大气成分(如臭氧)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对中性大气的影响还不太清楚。此前,研究普遍认为中间层大气主要受低层上传波动所控制,如大气潮汐、重力波和行星波等,且在… ...

  • 中国科大在东南极发现最古老的企鹅聚居地

    科研成果 / 2017年12月12日

     近日,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生态地质联合实验室暨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小组在企鹅古生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PenguinColonizationFollowingtheLastGlacial-InterglacialTransitionintheVestfoldHills,EastAntarctica”(东南极西福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