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Paul F. Hoffman教授访问我校并做客“大师论坛”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2日

      6月9日,应我校邀请,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Paul F. Hoffman教授访问我校并做客中国科大“大师论坛”,在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作题为《Ecosystem relocation on Snowball Earth: Polar−alpine ancestry of the extant surface biosphere?》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沈延安教授主持。  Paul F. Hoffman教授的报告以雪球地球为主题,对新元古代两次雪球地球事件的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做了详细介绍。Paul F. Hoffman教授在报告中向大家详细讲解了雪球地球的发生机制、环境特征、生态系统和生命演化。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提问,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报告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瞿昆部长为Paul F. Hoffman教授颁发中国科大“大师论坛”纪念证书。 ...

  • 地空学院第二届“轻羽飞扬”师生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1日

    2025年6月7日,初夏的清风拂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区羽毛球馆,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空学院”)第二届“轻羽飞扬”师生羽毛球赛在此激情开拍,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比赛,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地空学院团委、工会主办,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会、羽毛球队及地球化学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联合承办,赛事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羽毛球爱好者踊跃参与,参与人次超过140,师生合力共同演绎了一场速度、力量与默契的精彩对决。比赛设置了师生组(男双、女双、混双)和教师组(男双、女双、混双)共六个项目。赛场上,老师和同学们都全情投入,奋力拼搏。轻盈的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精准的扣杀、巧妙的吊球、默契的配合,汗水挥洒间,是运动的激情,更是师生同乐、其乐融融的生动写照。经过紧张激烈的小组赛、淘汰赛和最终决赛的角逐,各个项目的优胜者脱颖而出。师生组方面,吴振豪/黄凯腾获得男双冠军,严深伟/盛事成获得男双亚军,郭士博/王付强,吴泽寅/查显杰获得男双季军;宋亚芳/唐雪获得女双冠军,邱梓惠/袁梦珍获得女双亚军,杨玉/吴锟言、胡银玉/胡邺丹获得女双季军;宋亚芳/黄凯腾获得混双冠军,唐雪/吴振豪获得混双亚军,邱梓惠/吴泽寅、 ...

  • 地空学院第二届“轻羽飞扬”师生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1日

    2025年6月7日,初夏的清风拂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区羽毛球馆,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空学院”)第二届“轻羽飞扬”师生羽毛球赛在此激情开拍,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比赛,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地空学院团委、工会主办,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会、羽毛球队及地球化学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联合承办,赛事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羽毛球爱好者踊跃参与,参与人次超过140,师生合力共同演绎了一场速度、力量与默契的精彩对决。比赛设置了师生组(男双、女双、混双)和教师组(男双、女双、混双)共六个项目。赛场上,老师和同学们都全情投入,奋力拼搏。轻盈的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精准的扣杀、巧妙的吊球、默契的配合,汗水挥洒间,是运动的激情,更是师生同乐、其乐融融的生动写照。经过紧张激烈的小组赛、淘汰赛和最终决赛的角逐,各个项目的优胜者脱颖而出。师生组方面,吴振豪/黄凯腾获得男双冠军,严深伟/盛事成获得男双亚军,郭士博/王付强,吴泽寅/查显杰获得男双季军;宋亚芳/唐雪获得女双冠军,邱梓惠/袁梦珍获得女双亚军,杨玉/吴锟言、胡银玉/胡邺丹获得女双季军;宋亚芳/黄凯腾获得混双冠军,唐雪/吴振豪获得混双亚军,邱梓惠/吴泽寅、 ...

  • 地空学院第二届“轻羽飞扬”师生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1日

    2025年6月7日,初夏的清风拂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区羽毛球馆,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空学院”)第二届“轻羽飞扬”师生羽毛球赛在此激情开拍,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比赛,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地空学院团委、工会主办,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会、羽毛球队及地球化学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联合承办,赛事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羽毛球爱好者踊跃参与,参与人次超过140,师生合力共同演绎了一场速度、力量与默契的精彩对决。比赛设置了师生组(男双、女双、混双)和教师组(男双、女双、混双)共六个项目。赛场上,老师和同学们都全情投入,奋力拼搏。轻盈的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精准的扣杀、巧妙的吊球、默契的配合,汗水挥洒间,是运动的激情,更是师生同乐、其乐融融的生动写照。经过紧张激烈的小组赛、淘汰赛和最终决赛的角逐,各个项目的优胜者脱颖而出。师生组方面,吴振豪/黄凯腾获得男双冠军,严深伟/盛事成获得男双亚军,郭士博/王付强,吴泽寅/查显杰获得男双季军;宋亚芳/唐雪获得女双冠军,邱梓惠/袁梦珍获得女双亚军,杨玉/吴锟言、胡银玉/胡邺丹获得女双季军;宋亚芳/黄凯腾获得混双冠军,唐雪/吴振豪获得混双亚军,邱梓惠/吴泽寅、 ...

  • 探秘地空实验室,共拓科学新视野——记2024级本科生实验室参观活动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1日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术探索绝非单纯的知识堆砌,而要做到知行合一,理实结合。6月5号,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组织2024级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观。在两位助教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落成不久的地球和科学前沿研究中心,去到奋斗在学科前沿的科研大拿们的实验室中,听取他们的科研经历,并切实感受科研氛围。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光纤地震学研究室,“在之前的地震学研究中,我们依靠固定的地震监测站”,老师站在白板前如是说道,“但由于分布间隔远,我们很难得到非常详细的数据,探测结果往往略显粗糙”,说罢,指向地上的两行光纤,说道:“但有了它,问题便迎刃而解”。这便是光纤地震学,仅凭一根光纤,便可对附近的震动进行米级的精准测量。在同学们的进一步追问中,得知该技术目前已投入使用,在地铁施工监测、道路健康监测以及交通事故监测等多领域大放异彩。紧接着同学们来到智能地震实验室,指导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已有科研成果,了解到该实验室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卫星通讯等先进技术与地球物理相结合,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当讲到“北斗实时数传地震仪”时,他形象的将地震仪部分说成是顺风耳,收集数据后传输给 ...

  • 地空学院专业宣讲交流会圆满落幕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1日

    2025年5月22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专业宣讲交流会在5102教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通过学院介绍加朋辈分享模式,为低年级学生搭建专业认知与生涯规划平台,现场吸引众多本院及跨院系学子参与,反响热烈。学院党委副书记熊成致开幕辞。熊成为同学们解读学院24届、2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近年我院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在80%左右,研究生就业方向主要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等。随着国家落实“双碳”政策、深空探测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学院各学科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将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随后多位各个专业的优秀学长学姐们倾情分享了他们在地空学院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感悟。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在专业学习中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以及如何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分享了参加出国交流学习和研究项目的经验。学长学姐们的分享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蔡润良学长以他在地球化学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规划大学的科研生活并分享了自己参加的国际科研实习项目,以自身经历为我们介绍了申请出国学习的所需条件和注意事项。来自大气科学专业的马新斌学 ...

  • 九章论坛第十四期在合肥成功举办:聚焦地质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隐形巨人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10日

    2024年6月7日——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瑶海区科技局和瑶海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九章论坛”第十四期活动在合肥科技馆隆重举行。本期论坛特邀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海良教授作题为《地质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隐形巨人》的科普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家长及科学爱好者参与。弘扬科学精神,致敬“两弹一星”功勋 论坛伊始,主持人回顾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赵九章先生的卓越贡献。作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赵九章先生在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成就斐然,其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奖掖后学的育人理念,至今仍激励着科技工作者。论坛以“九章”为名,正是为了传承他的科学精神,推动前沿科技普及与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聚焦前沿科学:地质微生物的“隐形力量” 在本次活动中,董海良教授作了精彩报告。他是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欧洲地球化学协会和美国地质学会会士,曾荣获国际粘土矿物学会的Jackson 中青年科学家奖和Bailey 最高科学成就奖,以及国际矿物学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Medal of Excell ...

  •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显著改变了降水垂直结构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09日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空气污染经历了显著的先增长、后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12-2013期间,面对非常严重的华北灰霾,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控制污染排放。经过共同努力,在接下来的若干年,我国大气颗粒物(又称气溶胶)浓度逐年下降,重污染天数显著减少,在欢呼蓝天白云回归的同时,这一大规模改变大气环境的壮举无意间也为研究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试验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李锐教授团队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卫星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降水三维结构数据产品,揭示了中国污染控制政策对大气环境和降水系统的复杂影响,突出了气溶胶在调节降水垂直结构方面的作用。研究成果以“The Impact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 (2014–2019) o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为题,发表在大气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图1 ...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张鹏一行来我院调研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06日

    5月16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张鹏率队到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就深化局校合作等事宜开展调研。地空学院副院长李锐教授主持座谈会,大气科学专业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交流。座谈会上,李锐代表地空学院对张鹏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探测中心长期以来对学院大气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大气科学专业在局校合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办学成效。张鹏主任介绍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有关情况,回顾了中国科大-中国气象局的局校合作历史,肯定了中国科大风云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建设成果,指出要结合中国科大在大气探测与遥感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和推广我国气象探测与遥感资料的应用潜力,力争取得更多创新研究成果。在学术报告环节,张鹏主任以《透视地球的红外高光谱大气遥感技术》为题,系统阐释了红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气象参数反演等方面的前沿应用。报告结束后,张鹏主任和与会师生就气象数据共享、人工智能与大气遥感、大气探测资料在边界层大气和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会后,张鹏主任一行考察了地学前沿研究中心,风云卫星地面接 ...

  • 中国科大利用风云卫星微波遥感探测全天空陆面蒸散发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动态 / 2025年06月06日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李锐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利用中国风云卫星全天空探测陆面植被蒸散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地球科学Nature Index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onitoring Daily All-Sky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 Using Multi-Channel Passive Microwave Measurements From Fengyun-3B Satellite of China”。论文第一作者为地空学院行星大气与全球变化专业王怿璞特任研究员,李锐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鹏研究员。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风云气象卫星专项和江淮气象联合基金、双一流经费专项资金等多个项目联合资助。 陆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简称ET)每年将2/3 的全球陆面降水返回大气,同时消耗约50%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