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技大学黄方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意研究员合作,选择来自全球品质最好的缅甸翡翠,综合运用矿物学和Si同位素来制约俯冲带弧前流体中Si同位素组成及Si质来源。该研究显示俯冲带流体...
>
近日,我院赵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实验室利用中国科大版本的WRF-Chem模式对华东地区近地面PM2.5日变化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揭示了边界层混合对模拟华东地区近地面PM2.5浓度日变化的重要作用...
>
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十分重要。近期,我院姚华建教授课题组利用地震学反投影方法和有限断层反演方法对2019年5月26日发生在秘鲁北部的8级中源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本次地震的破裂过程与俯...
>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李陶教授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空间天气团队的吴兆朋博士后(2018年博士毕业于李陶教授课题组)、李静博士后(2018年博士毕业于李陶教授课题组)、崔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
>
近日,中国科大郑永飞院士团队陈伊翔特任教授研究组在俯冲带流体活动和流体性质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对欧洲奥地利和匈牙利东阿尔卑斯造山带高压流体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俯冲带深部同时存...
>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孙道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倪四道研究员合作,发现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且波速和密...
>
地空学院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在中高层大气对低层大气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中性大气、电离成分和低层大气雷暴活动耦合中的物理机制,相关成果以“The Intensification of Metallic Layered Phenomena Above ...
>
斑岩铜矿系统贡献了全球~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般认为斑岩铜矿的金属主要来源于深度在5-15 km的岩浆房所出溶的含矿流体,这些流体以斑岩体作为通道向上迁移和富集,最终在斑岩体内...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