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陶教授课题组最新成果揭示火星沙尘暴期间存在的剧烈沙尘潮汐现象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李陶教授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空间天气团队的吴兆朋博士后(2018年博士毕业于李陶教授课题组)、李静博士后(2018年博士毕业于李陶教授课题组)、崔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

    >
  • 中国科大在俯冲带流体活动和流体性质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大郑永飞院士团队陈伊翔特任教授研究组在俯冲带流体活动和流体性质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对欧洲奥地利和匈牙利东阿尔卑斯造山带高压流体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俯冲带深部同时存...

    >
  • 中国科大在地球深内部物质和结构异常成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孙道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倪四道研究员合作,发现俯冲至下地幔的洋壳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周围地幔的波速和密度,且波速和密...

    >
  • 我院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在中高层大气对低层大气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地空学院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在中高层大气对低层大气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中性大气、电离成分和低层大气雷暴活动耦合中的物理机制,相关成果以“The Intensification of Metallic Layered Phenomena Above ...

    >
  • 斑岩铜矿床铁同位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斑岩铜矿系统贡献了全球~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般认为斑岩铜矿的金属主要来源于深度在5-15 km的岩浆房所出溶的含矿流体,这些流体以斑岩体作为通道向上迁移和富集,最终在斑岩体内...

    >
  • 我院在卫星微波遥感地表蒸散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院大气科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王怿璞(第一作者)和李锐教授(通讯作者)及合作者在遥感领域国际知名期刊《RemoteSensing of Environment》(简称RSE)发表了题为“A Three-source Satellite Algorithmfor Ret...

    >
  • 利用Cu、Zn同位素研究月球挥发和月核形成过程取得重要进展

    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个火星大小的行星和原始地球在45亿年前发生的大碰撞。碰撞后的物质飞溅到太空,在月球轨道聚集增生,形成炙热熔融的月球岩浆洋,之后从中分异出月核、月幔和月壳的结构。大碰撞事件深刻...

    >
  • 苏鲁造山带发现37亿年岩浆锆石

    最近,我校郑永飞院士团队陈伊翔特任教授研究组在苏鲁造山带发现了约37亿年的古老岩浆锆石,并通过地球化学组成制约了形成锆石的地质环境特征。这暗示了扬子克拉通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早太古宙基底,为研究扬子克拉通早...

    >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