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团队在关于太阳耀斑极紫外辐射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研究以“Extreme-UltravioletLate Phase of Solar Flares”为题发表于天体物理顶级期刊《AstrophysicalJournal》,并入选RHESSI...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研究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合作,利用大地电磁成像,首次获得了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下方20公里深的三维高分辨率电...
>
近日,赵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实验室利用中国科大版本的WRF-Chem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黑碳传入机制,揭示了喜马拉雅山脉复杂地形对数值模拟青藏高原地区黑碳输入过程的重要作用以及阐明...
>
Li同位素体系广泛应用于示踪各种地质过程。但洋壳俯冲过程中的L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该科学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益林教授课题组选取了俯冲带代表性岩石(包括:蚀变洋壳成因榴辉岩和岛...
>
重晶石(BaSO4)是Ba的主要矿物之一,其化学性质稳定、分布广泛、保存率高,对于反演古海洋生产力,制约海洋环境变化以及全球Ba循环有重要意义。近年来,MC-ICP-MS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精度的Ba同位素数据为古环境的研...
>
近期,我院大气科学专业卢旺达籍博士研究生CrispinKabeja在导师李锐教授指导下,联合卢旺达大学、荷兰图文特大学、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和水文气象领域获得可喜进展...
>
火山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化学组成巨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中“平流层火山喷发”(即火山物质喷发至平流层-大约离地表20公里)对全球气候有直接的影响。在过去5.4亿年的地质历史中,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
青藏高原的陆面过程和云降水过程,对高原下游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也是理解亚洲季风系统和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关键。为增进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定量理解,我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