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空间物理

空间物理

空间物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名称:空间物理 学科代码:0708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空间物理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的运用,了解空间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初步具备独立从事该学科领域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及应用

2、日地空间物理学

3、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热层物理

4.空间环境与天气学

三、学制及学分

硕士生学制为2-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为7学分,基础课学分不低于10学分。

博士阶段学制为3-5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1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不低于4学分,专业课不低于4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


四、课程体系和选课原则

1、研究生生课程除学校规定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外,其他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课、本科课程和跨学院课程。具体课程见后面的课程设置。每学期具体讲授课程根据当年招生情况和所招学生研究方向由学科点确定。

2、具体课程的选定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确定。

3、本校本科毕业生不得再选修本科生课程。非空间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不超过9个学分的本校本科课程。


五、科研能力

 1. 应了解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熟悉相关文献;

2.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硕士研究生应初步具备英语论文写作及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按研究生院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表所列。


研究生课程列表

院、系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学科       空间物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GP25219

空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3

60


GP24202

磁流体力学的解析方法

3

60



粒子探测技术

4

80

4


原子分子物理实验方法

4

80

4

GP24203

磁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

3

44/32


GP25206

等离子体的粒子模拟方法

3

44/32


GP25208

空间天气学导论

3

60


AE15201

高等大气动力学

4

80

*

PH45202

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4

80

4

GP26206

高层大气环境

3

60


PH75205

高等激光技术 

4

80


AE16202

中层大气研究

2

40

*

GP25216

太阳物理

2

40


GP25218

行星际物理

2

40


GP25217

磁层物理

2

40


GP25204

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和湍动理论

3

60

*

GP25215

主动光电探测及其大气遥感应用

4

80


GP25203

磁场重联的理论模式和数值模拟

3

60

*

GP25212

空间探测实验

1.5

10/40


GP25220

光学遥感(本硕贯通)

2

40

李陶

GP25213

非线性波动的传播及其在磁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3

60



近代信息处理

4

80

4


高速数字系统设计

4

80

4

ME25202

计算流体力学

4

80

5

PH45201

等离子体电磁流体力学

4

80

4

AY15201

天体物理中的辐射过程

3

60

22

GP26201

空间等离子体理论及应用

2

40


GP26208

日地空间物理学研究前沿

2

40


GP26204

空间物理探测技术

2

40



GP26207

激光雷达技术

2

40



GP26209

行星物理研究前沿

2

40



七、硕转博过程及要求

1、学习成绩达到研究生院统一要求的硕士生在硕士学习阶段的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可以申请参加转博资格考试。

2、通过转博资格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允许转博。

3、转博资格考试采取答辩形式,由学科点组织,淘汰率不得低于10%(不足一个的按四舍五入计算)。

4、被淘汰的学生可申请一次学院级别转博答辩,由学院组织转博答辩评审小组最终决定是否通过。

5、转博答辩评审小组由不少于5名相关学科教授组成。


八、学位论文答辩及申请学位的相关要求

(一)、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须进行开题报告。报告须说明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完成研究的条件和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预研状况、预期进程、预期成果和预计创新点等。开题报告须在学科点内公开举行,博士开题需至少5位老师(其中教授不少于3人)、硕士开题需至少3位老师组成审查小组,学科点每学期集中组织一次。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放在第四学期初,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放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二学期末。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需立即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交至院研究生教学办存档备案。并自存档备案日开始,博士生一年之后、硕士生六个月之后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每位研究生一般进行一次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进行第二次,如仍不能通过则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二)、必修环节

1、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不少于10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并在每学期末向导师提交听报告总结;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的学术报告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至少1次,并及时向导师与学院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论文报告材料(每学期末集中提交一次,作为答辩附件)。

2、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鼓励博士生在学期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出境访学 (31周)。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出境访学后,学生须向导师提交会议或访学的学术总结报告,并报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各学科点将组织若干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为博士生学术交流提供条件。

3、年度进展:博士生每年需向导师提交年度进展报告,由导师负责对博士生的学术进展进行检查和督促。

(三)、学位授予的科研成果要求

1、博士学位: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以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被接收)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影响因子>2.0或属于II区以上(含II区)的SCI期刊论文1篇;

2)影响因子1.0-2.0或属于III区的SCI期刊论文1+ 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一般期刊论文1篇;

3EI期刊或SCI期刊(影响因子<1.0或属于III区以下)论文1+ 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核心期刊论文1篇;

4EI期刊或SCI期刊(影响因子<1.0或属于III区以下)论文1+已授权的发明专利一项(署名要求与论文一致,此项规定从20167月份开始执行)。

学生必须至少发表一篇本人第一的英文文章(影响因子大小不限)


2、硕士学位,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一般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2)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具体要求为:以英文撰写的、经过同行评审的、不少于两页的会议扩展摘要或会议论文(有doi号),会议组织者需为国际知名专业学会(此项规定从20164月份开始执行);

 (3)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已受理的发明专利一项(此项规定从20167月份开始执行)。

 3、从2015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外国留学生申请学位时的论文要求与中国学生相同。
(四)、学位论文本身的具体要求参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本学位分委员会认可本院学生在其他学位分委员会规定的期刊目录上发表的文章。




九、教学大纲                                        

 各门课程的内容简介、任课教师、学时分配、教学和考核方式、预修课程、授课教材、主要参考文献等参见《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