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作客地球和空间科学杰出讲座
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教授应邀作客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杰出讲座,在东区学生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我的科学梦与风雨人生》的报告。高登义教授是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是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考察的人,曾40余次赴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研究,撰写科普著作二十余册,国内外发表70多篇学术论文,获中科院科技成果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科普类)等荣誉。
报告会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赵纯教授主持,100多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高登义教授首先强调了中国科学家的“中国科学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要把自身的科研工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去。然后通过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引出每个人的未来都是不确定的,人生也必然是风风雨雨的人生,如何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中确定生活才是人生最难、最关键的问题。紧接着,他通过照片生动地展示了北极熊为了顺应环境变化而改变捕食习性的案例,引起现场师生们的浓厚兴趣。高登义教授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为科学攀登珠峰做气象预报的经历,他指出攀登珠峰北坡和南坡条件有所不同,珠峰南坡降水量数倍于北坡,雪崩是主要的威胁,而北坡由于西风急流中心影响,面临大风带来的冻伤或坠落风险较大;五月下旬是最好的登顶时期且最佳时段一般不超过五天,北坡攀登者必须学会从旗云变化判断短期天气状况;由于珠峰高海拔处昼夜地面风速差距较大,“早出发早宿营”的攀登规则逐渐被广大登山者所认同。高教授还和师生们饶有兴致地分享起在CCTV《珠峰气象站》栏目实况转播攀登珠峰天气预报的经历,并强调攀登者一定要遵循珠峰天气气候规律。最后,高登义教授详细介绍了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立的奋斗历程,实现了中国极地科学家们的北极建站梦,并勉励同学们求真务实做学问,感恩报恩,热爱同仁,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褒贬。
报告结束后,高登义教授回答了参会师生的提问,大家围绕珠峰天气预报、气象条件、极地气候变化、如何做好基础知识储备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
高登义教授的报告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生动,讲解深入浅出,极大地激发了与会同学们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热情。师生们纷纷表示,本次报告受益匪浅,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科教报国,为国家需要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赤诚之心,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踏实勤奋的奋斗精神。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