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大发现全球气候变冷导致了3.7亿年前的生物灭绝事件

    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弗拉斯阶(Frasnian)-法门阶(Famennian)之交(约372 Ma)的F-F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迄今以来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约8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灭绝。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益林教授...

    >
  • 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三名学生获得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学生优秀论文奖

    近日,在珠海召开的地球科学联合会上,张培震院士宣读了2022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学生优秀论文奖。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三名博士研究生邓忻、宋建和王冬同学分别在各自专题做了精彩的口头报告,获得了专题评委老师...

    >
  • 中国科大团队成功构建了全球变网格大气物理化学耦合模拟框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纯教授带领的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LACAR)成功构建了全球变网格大气物理化学耦合模拟框架,并以大气沙尘为例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以“Simulating Atmospheric Dust With a Global V...

    >
  • 中国科大在下地幔热导率和核幔边界热流分布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在下地幔热导率和核幔边界热流分布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机器学习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下地幔最主要的矿物布里奇曼石及其高...

    >
  • 中国科大揭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与生命演化新机制

    在距今约8-6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两次长达数百万年的冰期,厚达千米的冰盖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因此称之为“雪球地球”。两次“雪球地球”事件之间是一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期间以绿藻为主的初级生产者和海绵的出现代...

    >
  • 中国科大在应用包裹体三维成像技术示踪俯冲带深部含碳变质流体活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肖益林教授课题组通过使用拉曼三维成像分析技术,首次在俯冲带深部地幔楔橄榄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菱镁矿-甲烷共存的多相含碳包裹体,这项研究对深入理解俯冲带弧下深度,尤其...

    >
  • 穿越上古!中国科大团队揭示地球地幔演化谜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邓正宾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成功实现了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了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了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

    >
  • 中国科大揭示地球下地幔物质组成和温度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大学阮友谊副教授及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倪四道研究员合作,在约束地球下地幔的物质组成与温度分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

    >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