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大在应用包裹体三维成像技术示踪俯冲带深部含碳变质流体活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肖益林教授课题组通过使用拉曼三维成像分析技术,首次在俯冲带深部地幔楔橄榄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菱镁矿-甲烷共存的多相含碳包裹体,这项研究对深入理解俯冲带弧下深度,尤其...

    >
  • 穿越上古!中国科大团队揭示地球地幔演化谜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邓正宾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成功实现了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了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了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

    >
  • 中国科大揭示地球下地幔物质组成和温度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大学阮友谊副教授及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倪四道研究员合作,在约束地球下地幔的物质组成与温度分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

    >
  • 中国科大在卫星多通道微波遥感火灾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魁北克大学双聘教授李锐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国产风云卫星FY-3B多通道微波植被含水量指数EDVI,结合天气火险指数和静止卫星Himawari-8活跃火数据,定量研究...

    >
  • 中国科大团队揭示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

    近日,赵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揭示了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以“Southern Himalayas rainfall as a key driver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monsoon ...

    >
  • 中国科大利用火星上的波动观测对合声波激发理论模型进行测试

    合声波是广泛存在于地球和其他行星磁层中的一种电磁波动。将其电磁信号转化为声音后听起来像清晨群鸟的合唱声,因此得名合声波。合声波能够通过共振的方式加速空间中的高能电子,在磁暴活动期间引发地球辐射带电子通...

    >
  • 多学科交叉融合揭示岩石圈拆沉控制华南中生代盆岭式岩浆省的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海江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侯增谦院士和吕庆田研究员、南京大学王孝磊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刘丽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瑞教授等合作,通过地震...

    >
  • 多学科交叉融合揭示岩石圈拆沉控制华南中生代盆岭式岩浆省的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海江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侯增谦院士和吕庆田研究员、南京大学王孝磊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刘丽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瑞教授等合作,通过地震...

    >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