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60km测风激光雷达的重力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我院窦贤康教授课题组近日利用自主研发的车载60km测风激光雷达系统所获得的风场和温度数据进行了重力波分析,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对中纬度平流层风场重力波的激光雷达高时空分辨率观测。国际上只有ALOMAR(北极圈)在两...

    >
  • EPSL:熔体电导率实验研究对岩浆房状态的指示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倪怀玮教授课题组在地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流纹质熔体电导率的实验研究工作,发现前人严重低估了水对熔体电导率的提升效应。根据新...

    >
  • 日地物理研究组地球磁层辐射带动力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范艾伦辐射带是指近地空间中环绕地球的两层巨型“轮胎状”的高能粒子辐射层。外辐射带包含能量为~MeV的相对论电子,分布在距离地心3-8个地球半径的广阔空间区域。这些相对论电子经常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剧烈变...

    >
  • 我院日地空间物理课题组在日冕物质抛射方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我院汪毓明教授领导的日地空间物理课题组在太阳大气喷流触发高速日冕物质抛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研究论文以“A Solar Coronal Jet Event Triggers A Coronal Mass Ejection”为题于2015年11月4日发表于国...

    >
  • 我院沈延安课题组提出二叠纪生命灭绝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沈延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多硫同位素分析方法在研究晚瓜德鲁普统生命灭绝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相关研究成果以“Widespread shoaling of sulfidic waters link...

    >
  • 我院刘桂建研究组发现煤中汞同位素组成与气候演变的关联

    那么,汞是如何进入到煤层中的呢?不同时期煤炭中汞的来源有什么差别,受什么控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的刘桂建教授研究组通过新近发展的稳定汞同位素技术给这些问题一个圆满的答案,并发现地球史上的大气氧含...

    >
  • 中国科大研究表明利用飓风触发的微弱地震信号可实时监测飓风

    飓风激发的海浪在海底产生压强扰动,将能量传递给固体地球,产生微弱的地震波。科学家可以通过提取地震信号,迅速定位震源位置并测量其强度,从而使有效、实时监测飓风成为可能。9月21日,国际地球物理学界权威杂志...

    >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