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南北极大气环境研究获2015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月22日,2015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的“极区大气气溶胶和温室气体本底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研究”项目获得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30年来在考察船和极区考察站建立的海-气边界层立体观测体系,评估南北极气溶胶和温室气体本底特征和源汇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项目成果分别应用于国家极地“七五”至“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极地发展战略规划、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提高了我国对极区大气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认识水平和气候影响的评估能力,为我国在国际南极和北极事务的发言权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第一完成人海洋三所陈立奇研究员为我校兼职教授,先后担任中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二完成人谢周清教授先后4次赴南北极考察,并指导研究生近20人次赴极地考察,依托“雪龙”船建立了船基大气环境化学观测和研究平台,在极地海洋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Atmos.Chem.Phys.、JGR、ES&T等刊物发表了70余篇SCI论文,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6年终期评估获得优秀。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旨在奖励在海洋工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创新和进步、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经过盲评、初审和复审,2015年度评选出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周铁农、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等分别为获奖人员颁奖。
(极地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