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PM2.5、NO2、SO2)问题在国家的有效治理下,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但是,夏季近地面臭氧(O3)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中国科大地空学院的姜哲研究员团队与国...
>近日,赵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实验室利用全球变分辨率大气模式(MPAS-Atmosphere)对华东地区梅雨降水日变化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全球变分辨率模式加密到对流解析尺度能够显著提升...
>江淮地区季风降水变化引起的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探究江淮地区季风降水的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旱涝灾害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气象观测开始时间晚,该地...
>大地震之后会跟随大量余震,往往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二次危害,阻碍了震后救灾工作的展开。已有研究表明,一个大于6级的地震发生后,仍有一定的概率(约5%)会跟随一个更大的地震,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灾害。因此...
>5月26日,中国地震局发布新闻公布参与云南漾濞6.4级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科考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在云南漾濞第一时间部署自行研发的新一代4G实时地震监测系统位列其中。5月21日晚21:48,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
>2021年5月25日9时49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立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的伸杆实施了在轨展开,遥测参数显示伸杆展开到位,返回科学数据显示产品运行正常,火星磁强计即将开启对近火空间矢量磁...
>近日,我院胡峰副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David Oglesby教授、吴葆宁博士生以及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教授合作,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走滑断层动力学破裂过程,对比不同破裂速率在平面断层上的分布,发现一维破裂速...
>大洋板块俯冲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由于大洋地壳的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征与平均地幔组成非常不同,因此循环的洋壳成分被认为是地幔地震波速异常和地球化学观测异常的重要来源。此外研究洋壳成分在地幔深处...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