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报告

中科大地球与行星物理学术报告通知-雷兴林

报告地点: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6日(周五) 15:00-16:30

报告人:雷兴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报告人简介:

雷兴林,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震地质专业,1987年获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同所大地构造物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研究所博士后。1993年日本菱咨询株式会社。1997年地质调查所主任研究员。2004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上级研究员。2025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长期从事地震学及地力学(Geomechanics)跨学科/多尺度/多方法综合研究。 已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近期主要开展天然地震及诱发地震相关研究,聚焦不同尺度下构造复杂性及幕式流体作用等关键因素对断层活化及地震发生过程多样性的控制机理。独自开发并公开了集地质信息可视化,地震活动分析,震源精定位,模板扫描,地震矩张量及震源参数反演,地球潮汐及水库载荷等作用下粘弹性成层地球模型库伦应力计算,基于摩擦本构关系的断层滑动模拟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平台软件GeoTaos(地之道地知道)。

报告题目:流体驱动断层形成过程及渗透性演化的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剪切破裂前沿出现对称的局部压缩与拉张区,一方面使断层出现拐折和阶跃,一方面牵引流体从压缩区向拉张区流动;当流体扩散速度大于破裂成长速度时流体促进破裂扩展,反之,破裂加强流体流动;受流体供给能力及流路渗透性控制,流体与破裂间的竞争性相互作用机制加强了断层形成及滑动破裂过程复杂化、可预测性及不确定性多样化。本报告以上述思路为线索,概述实验室尺度研究结果、分享关于注水诱发地震及天然流体参与地震活动可预测性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