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报告

中科大地球与行星物理学术报告通知-郭浩

报告地点:教学行政楼 923 会议室

报告时间:2024-09-23 从 15:00 到 16:30

报告人:郭浩(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报告人简介:

郭浩,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7月至今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担任Assistant Research Scientist。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定位、地震波速与衰减层析成像、体波和面波联合成像、地震震源参数(地震应力降)、海洋和陆地转换断层、俯冲带、以及地热储层等区域的物性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断层和地震滑移行为的关系、诱发微地震等。现已发表专业期刊论文16篇,包括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GR-Solid Earth、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Geothermics等杂志,以及会议论文6篇。作为Principal Investigator承担USGS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项目一项。

报告题目:双差衰减层析成像算法及其在地热和俯冲带区域的应用

报告内容简介

地震波衰减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学参数,对岩石孔隙、裂缝、流体饱和度、温度、压力、部分熔融等有很高的敏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下的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因此高精度衰减结构对刻画断层、俯冲带、油气和地热等能源储层等的物性结构,理解地震和断层滑移行为,研究天然地震和诱发地震机理等都有重要意义。该报告将介绍一种新的地震体波衰减成像算法,称为双差衰减层析成像。该算法使用更准确的地震对体波谱比数据联合反演震源和路径衰减参数,并利用得到的高质量的衰减参数来反演高精度的三维衰减模型。该报告将介绍该算法在北加州The Geysers地热区和日本本州下方的太平洋俯冲带的应用。The Geysers地热区的四维波速和衰减成像结果清晰地刻画了储层内的流体分布和流体性质的时空变化,揭示了长期的注水对具有不同地质条件的水热型和增强型地热储层的不同影响。日本本州下方的太平洋俯冲带的三维波速和衰减成像结果揭示了俯冲板块内部和上覆地幔楔内的变质过程,为理解板块内的双地震带的形成以及地幔楔流变性质提供了关键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