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姜哲研究员团队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对2015-2020年我国东部大气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A comparative analysi...
>
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最大规模的生命灭绝事件,造成海洋中超过90%以及陆地上超过70%的物种消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梦涵博士以高精度硫(S)同位素分析为主要手段对澳大利亚悉尼盆地的二叠-三叠纪...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科技活动周于5月21日上午拉开序幕。本届活动以“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为主题,以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主线,整个活动在紧凑、愉悦而有序的氛围中顺利开展。作为科技...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倪怀玮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实验技术创新,建立了用电导率突变在高温高压富水条件下原位确定岩石熔融温度的方法,为解决关于地球俯冲带熔融条件的争议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以“...
>
2021年5月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科技部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海江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
>
近日,为了服务国家在森林碳汇估算、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大范围干旱监测、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和预测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锐教授团队,国家气象局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武广辉,在滇西澜沧地体构造属性和沉积物源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相关成果以“Provenance of the early Paleozoic sedimentarysuccession in the Lancang Block, SW Chi...
>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1日上午10点,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的田阳研究员应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邀请出席了第二十八期大气科学前沿论坛,并作题为“利用高精度大涡模式和观测探讨湿对流与大气环流...
>|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