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尘气溶胶效应和天气动力条件对降水雨顶高度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和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李锐课题组在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The impacts of dust aerosol and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

    >
  • 中国科大揭示橄榄岩蛇纹石化过程中存在显著的Mg同位素分馏特征

    我校陈伊翔教授团队通过对蛇纹岩天然样品的系统分析,首次清晰揭示了橄榄岩蛇纹石化过程中存在显著的Mg同位素分馏。这个发现不仅挑战了前人认为只有蛇纹岩风化过程才会有Mg的迁移和Mg同位素分馏的认识,而且对理解海...

    >
  • 中国科大发现行星际太阳风中的湍动磁场重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深空探测实验室陆全明和王荣生教授研究团队,发现行星际太阳风中湍动磁场重联的直接证据,揭示了行星际太阳风中湍动磁场重联发生率和背景太阳风风速的关系,证实了湍动磁场重联...

    >
  • 中国科大在俯冲带地球化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板块俯冲是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最主要方式,对于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和成矿作用等地质事件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俯冲带不同深度下,关于板片-地幔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和控制因素等,一直是固体地球科...

    >
  • 俯冲带浅部地震波各向异性成因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忠庆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Renata Wentzcovitch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康奈尔大学Geoffrey Abers教授合作,在俯冲带浅部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成因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

    >
  •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我院特任副研究员何俊博士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火山岩研究取得重要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ateMesozoic volcanism in the southern Xiong’er Mountains, eastern Qinling: Partialmelting of the subducted Qinling c...

    >
  • 中国科大利用全球变分辨率模式在公里尺度揭示青藏高原夏季水循环特征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赵纯教授课题组,首次使用全球变空间分辨率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加密至公里尺度(4公里),开展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高原复杂地形对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

    >
  • 中国科大证实地幔榴辉岩由熔体高压结晶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建副教授和合作者在地幔榴辉岩成因的研究中取得突破。他们利用Zn-Mg-O等多稳定同位素体系联合示踪,证实南非Roberts Victor金伯利岩中地幔榴辉岩可以由深部地幔熔体高压...

    >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