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地空学院“瀚海问天”日地空间物理前沿论坛讲座第22期-符慧山
报告人:符慧山
报告题目:基于天问一号的火星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13 日(周四)上午9:45
报告地点:中国科大第五教学楼5104室
报告人简介:

符慧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空间物理、行星物理、理论物理。以第一作者在NP, NC, PRL, GR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引用次数大于100次的有12篇,单篇最高被引420次,入选爱思唯尔2020-2024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1年)和深空探测专项(2022年),担任教育部优秀青年团队(培育)带头人,获欧洲空间局Cluster卫星计划突出贡献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摘要:
火星是一颗类地行星,与地球有诸多相似特征。长期以来,火星一直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主要对象,是人类探索生命起源和行星宜居性演化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理解地球家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的重要窗口。火星空间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是影响火星空间环境、并进而影响火星宜居性演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是火星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和前沿课题。本报告将介绍近年来,我们基于我国“天问一号”卫星和美国MAVEN卫星的联合观测,在火星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进展。报告的内容将涉及火星弓激波、感应磁层、太阳风-火星磁层耦合、火星磁尾电流片、瞬态结构、电子加速、波粒相互作用等。期望通过对这些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和结构的研究,深化对火星空间环境和宜居性演化的理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