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地球与行星物理学术报告通知-翁辉辉
报告人:翁辉辉(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非弹性介质与流体控制的地震破裂动力学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10日(周五) 15:00-16:30
报告地点:教学行政楼706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翁辉辉,南京大学准聘副教授(PI,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震源物理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入选2021年国家青年人才海外计划。2015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法国UCA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9月加入南京大学。研究兴趣包括:快地震与慢地震的震源破裂机制研究、大地震的地表变形机制、大地震的辐射能规律和复发周期规律、油田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的估算、大地震动态破裂过程等,在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JGR, GRL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报告摘要:
根据线弹性二维破裂理论预测,地震破裂速度会渐进趋于某一极限速度,例如S波或P波波速。然而,地震学与实验室观测数据表明,地震破裂速度具有跨越几个数量级的连续分布特征,既包含以极慢速度稳定扩展且不辐射显著地震波的慢地震,也包含破裂速度可超越S波的超剪切地震。传统二维理论在预测连续地震破裂速度之所以存在局限,可归结于以下几个因素:没有考虑断层有限宽度特征,以及忽略了断裂带非弹性变形与流体的作用。报告人将介绍考虑了有限断层宽度、非弹性介质及流体作用的新三维破裂理论。新理论能够统一解释从慢滑移、亚剪切地震到超剪切地震等地震学观测现象。结果表明,在非弹性介质或流体作用下,有限宽度的三维破裂存在一个固有的终端速度,而非如传统二维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无限趋近于某一极限速度。新三维破裂理论扩展了传统二维破裂理论的应用范围,也为我们理解破裂速度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