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刘诚教授团队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月11日,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隆重展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诚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工业园区有害气体光学监测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来源识别、排放监控、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警这一重大技术需求,创新发展了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技术和方法,创建了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光谱测量数据库和模型,突破了高气溶胶背景大气痕量气体成分卫星反演技术,形成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点-线-面-区域全方位光学监测系统,并在典型工业园区开展示范应用。这一项目为今后我国工业园区的污染控制和减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的跨越发展。
图1.工业园区有害气体全方位光学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
刘诚教授团队基于国内外多源卫星观测的原始光谱,自主研发了适用于我国高气溶胶浓度大气环境条件下的痕量气体遥感反演算法。通过模拟标定卫星在轨特性,以及对地基大气垂直廓线同步观测结果的同化,实现算法优化,解决高光谱仪器光谱漂移、高气溶胶浓度引起多次光散射等技术难点。在精确反演SO2和NO2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对我国工业园区甲醛(HCHO)、乙二醛(CHOCHO)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流层柱浓度的卫星遥感监测,为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等二次污染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此外,为开展反演算法验证,研究团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用于利用天空散射光测量污染气体水平分布和近地面竖直分布的装置[ZL201210213445.9],通过控制紫外-可见光谱仪二维转动平台获取天空各个方位和俯仰角的太阳散射光谱,解析污染气体SO2、NO2、HCHO的水平和垂直浓度分布,观测结果用于卫星同步遥感观测校验和卫星反演数据产品的同化。该奖项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资助。
(大气环境观测团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