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雾,实践知新——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赴黄山展开大气科学实习

 93日,新学期开始的第2天。这日清晨在傅云飞,郑建秋老师带领下,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6级大气科学专业9名本科生乘车赴黄山展开实习。

当天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熟悉了观测仪器设备,并分为三人一组,在不同位置开展气象要素观测,对湿度。气压,温度,风速,风向,辐射量进行观测记录。

次日清晨,山脚下,下着茫茫细雨天气微凉,同学们的热情,却一丝不减。同学们,先乘缆车,再徒步登山。期间,我们又开展了多次测量。

云雾弥漫,山色朦胧。云里雾里,也正是大气科学的魅力。登山时对人体力意志的磨砺。三个小时的攀登之路,队员们衣裳被汗水浸湿了。

中午,同学们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黄山光明顶气象台。黄山气象台,是华东地区有人居住的,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站点,有着百年悠久的历史。在黄山气象台,研究员的介绍下,同学们系统的认识了,中短期天气预报,雷达数据平台。气象预报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的结合,科学观测与经济生活的平衡。在台站业务人员深入浅出讲解下,同学们对场站的各种观测仪器,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

下午,在在云雾中,同学们游历西海大峡谷等景区。这些奇妙的景观,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呈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结合人的奇特联想,赋予美妙的神话传说,构成和谐的人文自然景观。

 5号实习的最后一天。同学们早早起来观日出云海,感到非常震撼。稍后同学们观摩了中央气象台大气会商。对天气预报的协商流程,有个初步的了解。返程下山途中,同学们挑战自我,登顶莲花峰。

为期时间短暂的大气专业实习结束。从数据采集到实践分析,同学们分工协作,顺利完成了任务。从聆听百年老台站的悠久历史到见闻现代气象系统监测预报体系的完善发展,无处不体会到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亲身感悟气象的万千变化,也领略到祖国山川的壮丽。山高人为峰,气象人坚守在山峰之上,对这些前辈感到由衷的敬意。

黄山之行,我们磨砺意志,增长见识,收获满满。


(封海文)

上一篇:下一篇: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教学行政楼

  • 电话:

    0551-63601848

  • 邮箱:

    essadmin@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528号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