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赵纯教授在大气科学研究领域合作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文章中的图四:全球沙尘直接辐射效应的范围。新的计算结果和传统计算结果的比较。
异戊二烯(Isoprene)是除甲烷以外大气中最重要的可挥发性有机物,其对大气中的氧化能力及气体和颗粒污染物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异戊二烯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植物挥发性排放,而该排放强度的估算还存在很大的误差,尤其是在地球上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地区。赵纯教授课题组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Alex Guenther博士研究组合作,首次通过飞机的观测计算出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异戊二烯排放,发现所计算的排放量远大于传统理论所计算得到的结果,因此提出新的理论:地形高度通过影响雨林的植物特性而最终影响了其异戊二烯的排放。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且对更好地认识亚马逊平原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赵纯教授研究组在该项研究中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该理论,并计算出该理论对区域空气质量可能的影响。研究成果以“Airborne observations reveal elevational gradient in tropical forest isoprene emissions”为题发表在5月23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上,赵纯教授为合作作者。
文章中的图四:(a)考虑地形高度的异戊二烯雨林排放因子; (b) 传统不考虑高度的影响; (c) 它们(a-b)之间的差异。
目前,赵纯教授研究组正应用这两项研究中所提出的新理论和机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大气沙尘及可挥发性有机物对中国地区空气污染的形成及治理的影响。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ngeo/journal/v10/n4/full/ngeo2912.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