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中绽放青春——第一届大气与全球变化夏令营侧记
疫情未散,暴雨接踵而至。在这样的一个夏季,为了汇集英才,传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风格理念,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届“线上”大气与全球变化夏令营,让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的近百名优秀大学生实现了“云”聚中国科大。
今年虽然是线上的夏令营,但是给营员的夏令营大礼包却早早地通过邮寄的方式送到了营员们手中,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大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科大的温情和人文精神。营员们在收到大礼包后都纷纷表示非常惊喜和感动。很多营员迫不及待地在夏令营线上交流群里面“秀”出了自己的兴奋,展示自己身着营服手持礼品的样子。

营员们身着营服的样子
当然,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线上夏令营的互动环节。
7月18日晚,我们通过zoom会议室举办了营员见面会。老师、志愿者和同学们都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就是大家的自由提问和交流,整个见面会萦绕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之下,营员们纷纷展现出对科大科研生活的好奇和憧憬。
7月19日,“大气与全球变化夏令营”正式开营。依旧是采取zoom线上会议的形式。
首先,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华建以及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分别致辞,表达了对营员们的热烈欢迎,期待营员们能够愉快地度过接下来的夏令营时光,并表示希望这些优秀的营员们未来能够来到科大学习和生活。
随后,副院长李锐对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师资、奖助和招生情况进行了介绍。
接下来,由王雨老师向大家介绍大气科学专业方向,包含科研项目、毕业生去向等营员们切实关心关注的问题。之后由周鑫老师向大家介绍全球变化专业方向,介绍了师资和科研项目等。
在整个过程,营员们都格外认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热情,纷纷在评论区积极发言提问,都得到了老师和志愿者们的耐心解答。

介绍学院及专业方向环节
很快到了上午的最后一项——由作为师兄师姐的志愿者们向营员们分享自己在科大就读的学习及生活体验。
在这一环节中,栗培真同学分享了自己在青藏高原科考的经历;孙囡同学将自己在科大严肃的学术生活之余“休闲放松”的方式尽数相传;马丽同学向大家强调了未来的科研之路中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以及面对这些困难一定要找准方向、勇于尝试;王怿璞同学则以自身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之路向大家展示在科大这所真正适合潜心科研的院校里,只要肯用心,艰难险阻都会被战胜。营员们在钦佩感叹之余纷纷表示自己希望来科大深造的志向更加迫切和坚定。

师兄师姐分享环节
7月19日及20日下午,精彩的学术报告纷纷呈现。
大气科学专业的李锐、赵纯、袁仁民、仲雷、姜哲、陆高鹏以及全球变化的刘桂建、刘晓东、朱仁斌、尹雪彬、张晓林、周鑫、耿雷等教授大咖分别就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报告。为了照顾非相关专业的营员们,老师们都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讲解。营员们纷纷表示,听过这些报告后感觉受益匪浅,对未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又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


精彩的学术报告
7月20日上午,是中国科大全校夏令营线上开营仪式直播时间。大家云聚集在bilibili网站上共同观看,这种别开生面的开营仪式令人印象深刻。
舒歌群、包信和、潘建伟、杨金龙等校领导出席了开营仪式。包信和校长代表中国科大欢迎同学们的到来,诠释了中国科大“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校训的内涵,愿营员们在这次夏令营当中能收获成长,在未来能够养成勤思、多问、积极参与、努力交流的好习惯,并预祝大家能够圆梦科大、科教报国。
转眼到达了夏令营的尾声,时间来到了7月21日。这一天属于营员与心仪导师的线上面对面交流时间。
早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志愿者们就统计好了营员们的心仪导师,并协调安排了时间表及zoom会议室。营员们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单聊,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们一起相互交流探讨。每个老师都建了自己的微信群,营员们也可以在微信群中和老师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更加轻松活跃,也更加贴近营员们习惯的方式,大家都很热烈地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和提问。


师生线上面谈会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夏令营的时间结束了。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营员们充分感受到了我院师生真诚严谨的态度、踏实稳重的作风。无论是老师们在学术报告中所表现出的严谨态度,还是师兄师姐们在学业、生活方面的倾囊相告,亦或是师生线上面谈会上老师主动与略显腼腆的营员的亲切交流,都令营员们深受感动。
营员们的追梦夏令营旅程到达了尾声,但是相信在他们心中,已经与中国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这群追梦的年轻人来说,科大留下的印记,无疑是这个七月最珍贵的回忆。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聚散终有时,归期自可期。愿你们青春奋斗的梦想成真,带着科大的理念继续回到你们的大学校园。
愿来年九月,我们相约中科大,一起为科技人文的理想而努力。让这所大学、这座城市共同见证我们的奋斗和友谊!
程浩,王娟 供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