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前沿论坛——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卫星遥感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2022-04-20

2022年4月18日下午,仲雷教授应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邀请出席第二十七期大气科学前沿论坛,并作了题为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卫星遥感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大气科学专业姜哲老师主持,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本学院师生外,来自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同学也在线参加了本次报告。

报告伊始,仲老师首先介绍了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对中国、亚洲乃至北半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并介绍了目前已经在青藏高原开展的一系列大型大气科学试验和建成的高原综合立体观测网络,生动形象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参与大气科学试验时所遇到的趣事。报告指出野外观测的重要性及台站时空代表性的问题,引出了卫星遥感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研究。

此后,仲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青藏高原地表特征参数卫星遥感反演研究进展,尤其是目前火热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表特征参数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如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得到了青藏高原全域高空间分辨率(30 m)的地表特征参数产品。同时介绍了全天空植被指数处理算法以及基于穿透效应的微波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并通过分析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揭示了青藏高原的暖湿化趋势。随后仲老师介绍了利用国产静止卫星系列数据(FY-2C和FY-4A)发展的地表特征参数反演方法和地气通量估算方案,并建立了青藏高原全域高时间分辨率(逐小时)地气水热交换数据集。之后介绍了青藏高原全天空下行长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报告最后,仲老师详细解答了与会老师和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并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报告会内容丰富,提高大家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认识的同时,也深化了对多源卫星数据(光学和微波、极轨和静止结合)在上述研究领域的应用理解。


通讯:王显、程美琳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