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月14日期间,查显杰老师带领17级固体地球物理本科生开展了GNSS野外观测实习。
冬风凌冽,一辆小客车载着7套GNSS观测仪器和15个心情激动的人穿过行道两旁的秃树从合肥开往定远。我们要将观测设备分别布置在七个选定的观测点上,对测点处地表形变进行连续48小时观测。这七个测点都设在郯庐断裂带附近,通过GNSS观测可以得到当地的地表形变情况,进而对整体的构造有更深刻的认识。藉此对空间大地测量的方法及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个观测点位于肥东县梁园镇方井王村,其周围的荒凉还是使我们大吃一惊。车停在路边,放眼望去就看到远处的田埂中央立着一根白色的管子。周围没有房子一类的建筑物,连树都没有几棵;除了矮矮的坟地,只有茫茫一片晚稻在田野里。
(图1、2观测点附近环境)
老师说,每一个观测点的选取都处心积虑。既要保证交通便捷,方便建设和布置;又要保证周围空旷,减少车辆噪声和避免其他建筑反射信号的影响。同时,观测点的建设还要得到当地居民的同意。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我们是第一波来乘凉的人。观测点建成以后,空间大地测量课程实习时只需要布设仪器就方便很多。
(图3、4同学们正在布设仪器,测量记录观测点位置等信息,调整测量观测的有关参数)
(图5:最后一个观测点观测仪器的布置)
七个测点分布在不同的镇上,我们一个一个轮流布设,到达最后一个测点时天刚刚黑下来;同学们“挑灯夜战”,不畏寒冷;一天下来同时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辛苦与充实。
接下来两天,我们等着仪器记录数据,同时深入了解当地人文建设,到令狐山庄、烈士陵园等地参观学习。
在我们等待数据的第二天夜里,初雪纷然而至。小雪一夜飞扬,天亮我们启程回收仪器设备。屋顶洁白,在草地里踏雪而行,满载数据和设备而归,久困都市的我们终于欢欣鼓舞,心灵被旷野解放,灵魂被知识充实。
四天的野外实习使我们对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的来源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也对野外工作者有了更深的敬意。接下来的数据处理分析工作将使我们了解到GNSS测量如何与地震及地质构造事件建立联系,加深固体地球物理同学对空间大地测量科学的理解。
地球物理的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的持续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探索,而地学儿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