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至8月1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黔岭逐光”三下乡服务队从安徽合肥远赴贵州,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充满意义的活动,重温红色历史,助力乡村发展,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一、遵义红色行: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
7月26日下午,服务队到达贵州省遵义市后,首先来到红军街。古朴的建筑与浓厚的红色氛围交织,队员们穿梭在红色主题纪念馆之间,从斑驳的文物和详实的介绍中,深刻领略红军长征在遵义的波澜壮阔,体悟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当晚,队员们集体观看了《伟大转折》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出,演出以震撼的舞台效果,生动再现了遵义会议前后的风云变幻,让队员们对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有了更为真切的认知。
7月27日,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和毛主席住居。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长征途中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队员们认真学习了遵义会议扭转乾坤的伟大历程,于简朴的会场陈设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在毛主席住居,寻常的家具与农具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伟人生活的质朴,也让队员们更深刻体会到其精神世界的不凡。当天下午,服务队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土司遗址”接受历史文化教育。海龙屯遗址承载的厚重历史扑面而来,其巧夺天工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让队员们在驻足惊叹中触摸到岁月沉淀的力量。
7月28日,服务队来到娄山关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次娄山关之行注定成为队员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伫立在曾经的战斗遗址前,耳畔仿佛回荡着当年的枪炮轰鸣与呐喊,革命先烈的英勇身姿仿佛就在眼前。走进毛泽东诗词馆,伟人笔下那些豪情万丈的诗句,字里行间流淌着革命激情与远大抱负,让人深深沉醉。之后,服务队参加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打草鞋”体验课,大家亲手编织了属于自己的草鞋,通过实践真切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与不易,每一个针脚都连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7月29日,队员们来到凤凰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松柏环绕,高耸的树木如同一列列挺拔的卫兵,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缓缓步入陵园,每一步都迈得格外郑重,仿佛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二、六枝实践篇:在基层沃土书写担当
7月30日,服务队抵达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上午,中国科大驻联合村第一书记刘东阳老师动情地讲述了科大帮扶六枝特区的十年历程。从泥泞山路到平整大道,从产业空白到特色兴起,每一个变化都浸透着帮扶干部们的坚守和付出。刘东阳书记坚持以“科技+”推动基层第一线真正减负,巧妙地将中国科大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本地实情相结合,利用无人机检测系统、雷达检测系统、卫星接入系统等解决了当地“火情监测难”等突出问题。刘东阳老师的分享让队员们真切看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更体会到这份事业背后的责任与荣光。
当天下午,服务队走进四角田小学开展爱心实践活动。手工课堂上,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用彩纸、剪刀勾勒出天马行空的创意,一件件童趣满满的作品跃然眼前。队员朱皓宁的魔术表演更是点燃全场,各种奇妙场景,让孩子们瞪圆眼睛,惊叹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最动听的旋律,也在他们心里播下了好奇的种子。
7月31日上午,服务队来到六枝特区第七中学交流。队员崔立坤和路畅分别作“赵九章先生事迹”报告和“地质学入门”科普课堂,同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大的校情,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7月31日下午,服务队踏入六枝特区三线博物馆。展厅内,珍贵文物与史料有序陈列,陈旧的工装、布满划痕的工具、泛黄的建设图纸,静静诉说着三线建设者们的奋斗往事。队员们驻足凝视,从黑白照片里建设者们坚毅的面庞,从锈迹斑斑却仍带着温度的物件中,真切触摸到那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岁月。“三线精神”此刻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化作建设者们冒雨施工的身影、省吃俭用支援建设的执着。队员们穿梭于展区,聆听着当年的故事,仿佛看到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凭借信念与热血,一砖一瓦筑起工业根基。这份精神,让大家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到强劲的前行力量,深知如今的岁月静好,源于前人的负重奋进,更坚定了传承精神、续写担当的决心。
三、贵阳研学行:在交流缅怀中淬炼初心
8月1日上午,服务队来到贵州大学交流学习。通过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队员们加深了对贵州省情、贵大校情的了解,进一步坚定了爱国荣校、回馈社会的志向。随后,服务队开展了贵州大学校园定向越野和周边街区调研,大家深入街头巷尾,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居民,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实践之余,队员们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当天下午,服务队前往戴安澜将军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戴安澜将军是著名抗日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三期,曾参与台儿庄战役、远征缅甸。戴安澜将军牺牲后,贵阳人民在花溪葫芦坡建造衣冠冢作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写下挽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以表哀悼,周恩来总理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随后,服务队踏上了返回合肥的旅程。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地球和空间科学队员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弘扬红色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学院“黔岭逐光”三下乡服务队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坚定信念,在乡村实践中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