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和见闻征文:玉米叶的旋律

发布日期:2024-12-06

我看盛夏的风,拂过,拂过翠绿的玉米叶。

叶之海翻滚的波浪,离开了它诞生的地方,而那里的叶子,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里掀起的麦浪,我们看到,麦浪滚滚在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仍旧留在原来的地方。

我的思绪在车轮与山路的咆哮中跌宕,在达芬奇关于麦田的想象中飞扬,在刚刚,孩子们黝黑的脸庞上,一一凝望……

 

你知道我们这次去的是哪个小学吗……”郭问我。

摇摇头,我随口答应:也不知道……可能那个山村,根本没有所谓的,嗯,哪个小学这一说法……”我冲他眨眨眼,彼此心领神会。

我是湖北在浙江的候鸟,我叫牟发达。

我现在在这趟前往贵州六枝的暑期三下乡的巴士上,沿途的风景让我想起我久别的故乡——那儿也是山路十八弯、那儿也是农田一眼望不到北、那儿也是——空巢老人栖居的村庄。

哦!……吓死了……”

一席人惊魂未定,前方又是一个急弯。我们好似乘坐在一节过山车上,沿着山峦的肌肤纹理滑落。每个人都紧紧扳住了座椅。

我早已习惯了这风景,却也还是对自己的胆量太过自信。我也紧紧扳住了座椅……

山路愈发深了,此时你就可以看见,这辆巴士满载一群合肥来的大学生和年轻老师,千里迢迢,继续在远处蜿蜒的盘山路上变得越来越小,就像蚂蚁翻越一座座土坡,迎接他们的是……

——“大家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背包和水……昊洋!你的……”郝老师的声音把我们撵下车。我们来到了我们一直在心里打量的地方——新窑镇四角田小学!

 

这小学坐落在盘山路旁,就像一枚血管连接的一朵胎房,就像一只山羊,孤零零站在山腰上。

这时我看向远处盛夏的风,拂过,拂过翠绿的玉米叶。玉米地在奏响自己的旋律。绿色与粉砖灰墙看上去哪儿都别扭,我很快把注意力拉回到我们的科普实验上。

一群大学生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希望在年龄各异的小朋友面前展示知识与科学的力量。

借助水位高低自动喷水展示压强原理、玩具飞机产生升力的伯努利原理、当然还有我的,化学材料混合显色的喷雾作画实验。

他们迫切的目光,仿佛在催我们快马加鞭。虽然和我们预想的场景布置不太一样,但我们很快适应了室外给我们的一排桌子与热晴阳光。

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顿时像脱缰的马、撒欢儿的羊,奔向我们简易的科普实验展示桌。

你想来试试看吗……”很久我的摊位上才悄悄走来一个小女孩,你可以在这些纸上写字,或者画你想画的东西。然后!用这个神奇的喷雾一碰!它就会变出好看的颜色啦……”

疑惑、胆怯已经写在她脸上。看着她颤颤巍巍的笔触,像小蜗牛在纸上留下水痕。

期待、好奇已经写在这纸上。小手抓住的喷瓶,在一个喷嚏的瞬间,就变出了魔法。

疑惑,又重新写在她脸上。只不过眼睛睁大,胆怯褪去,好像在那一瞬间,我们手拉住了手。

这是什么呀?”“想用隐形药水写下一封悄悄话吗……”“大家快看!这个墨水会变颜色……”孩子们手执毛笔时认真的目光,稚气的脸庞,在我们的镜头下一一定格。

时间过得很快,风不调,但是雨很顺。很快烈日之下就洒来一阵子雨点子。在歇息时分,孩子们围成一圈做游戏,唠家常。如我所料,这个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从他们用毛笔歪歪扭扭写下的字里行间,满满是他们对家人的想念与祝福。也如我所料,他们对未来的学业,对远方的城市,怀抱着懵懂的憧憬。

再想想我们这群大学生,我们小的时候,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可以勇敢活出我们想要的样子,难道我们不能因此心怀幸运与感激吗?他们的父辈没有带他们一起到城市发展,而是选择用成年人的孤勇承担这份责任,他们还会回来吧,他们还会心系这片土地吧。

我是湖北在浙江的候鸟,我有时想到那个缥缈陌生的家乡,没有亲近感,没有记忆。像我这样的人多半会留在外地安家,可如果当初我也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又会怎么样呢……我忍不住闭上眼睛。

 

我们都清楚在个体上,关于社会资源的真相是争与抢,但从身无分文的开始,到有一个安稳优裕的生活,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是怎么一路过上舒适的生活的,也很容易忘记许许多多的人也正面临自己曾经的处境。

给予,总是比索取更快乐。

高尔基的话虽然随意而武断,或许你也曾在小孩子和的声笑语中和他们脏兮兮的小手里感受过童真的生机,或许也曾在学弟学妹激动而真挚的请教时懂得自己之于别人的价值。看着他们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变得很好,人很容易获得满足,获得欣慰。

在这片土地上,玉米地期待着远方外出的人总有一天会回来,但她们先迎来了另一波人,年轻气盛的老师,肩膀稚嫩的干部,还有新鲜闹腾的学生们,散播希望。

但真正值得庆祝的,外出劳动力的回归,责任与担当的回归,带着别处的知识与能力,以及更开明的眼光,玉米地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吧。

 

我看盛夏的风,拂过,拂过翠绿的玉米叶。

叶之海翻滚的波浪,离开了它诞生的地方,而那里的叶子,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里掀起的麦浪,我们看到,麦浪滚滚地在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仍旧留在原来的地方。

愿植根于此的麦子们懂得顺着风的方向,也不忘,脚下的泥土与家和乡。



作者:牟发达

本文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年“强国复兴有我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见闻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