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9月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1位博士生导师、海归学者、国家创新人才等每周六轮流“打飞的”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两校合作开设的校本课程——《地球与空间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是继2021学年我校在华南师大附中开设《认识天文学》后开设的第二门校本选修课。
9月17日,倪怀玮教授等一行三人赴华南师大附中进行第一次授课,附中吴青副校长、教学处刘桦副主任等教师出席了开课仪式。
吴青副校长在开课仪式上首先对科大新开课程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大建校史,指出附中是科大的重要生源基地之一,每年向科大输送大量后备人才。
第一节课是由倪怀玮教授主讲的《俯瞰深地,仰探深空》。倪教授首先从时间、空间两个纬度出发,介绍了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范围。接着,通过举出同学们身边的例子,从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角度说明研究地球空间科学的意义。倪教授结合丰富的图片资料与例子,介绍了地球和空间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测、实验和数字模拟(数字孪生),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认识到地球和空间科学研究方法有着定量、实证研究的特点,需要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众多学科知识。
紧接着,倪教授以“三深一系统”为主题讲述了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前沿。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方向始终围绕深海、深地、深空、地球系统四个领域,探索人类环境灾害、自然资源、生存空间等问题。其中,聚焦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宜居地球的形成、演化及可持续性。
为激励同学们,倪教授展示了“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引导学生从宇宙的宏观视角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人生的浩瀚烟海中积极探索,奋发向上。
最后,倪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基本概况。他鼓励广大华附学子向国家优才看齐,力争未来取得更多新发现、新成果,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课程结束后,有不少同学对倪教授提出了进一步的提问,倪教授也积极进行回应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