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校主页 英文主页 登录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各委员会
  • 行政办公
  • 专业设置
  • 工作简报
  • 学院年报
  • 联系我们

学生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赵九章英才班
  • 实验教学中心
  • 野外实习

师资队伍

  • 固体地球物理
  • 空间物理
  • 大气科学
  • 地球化学
  • 实验教学中心
  • 离退休教师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活动
  • 科研机构
  • 科普活动
  • 文档下载

人才招聘

党建工作

学生风采

教工风采

合作交流

  • 杰出讲座
  • 国际大研
  • 学术报告

校友事务

  • 发展基金
  • 校友奖项
  • 校友风采
  • 校友名录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各委员会
  • 行政办公
  • 专业设置
  • 工作简报
  • 学院年报
  • 联系我们

学生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赵九章英才班
  • 实验教学中心
  • 野外实习

师资队伍

  • 固体地球物理
  • 空间物理
  • 大气科学
  • 地球化学
  • 环境科学
  • 实验教学中心
  • 离退休教师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活动
  • 科研机构
  • 科普活动
  • 文档下载

人才招聘

党建工作

学生风采

教工风采

合作交流

  • 杰出讲座
  • 国际大研
  • 学术报告

校友发展

  • 发展基金
  • 校友奖项
  • 校友风采
  • 校友名录
首页新闻动态滇西澜沧地体的构造归属和沉积物源研究取得新认识

滇西澜沧地体的构造归属和沉积物源研究取得新认识

发布日期:2022-04-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武广辉,在滇西澜沧地体构造属性和沉积物源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相关成果以“Provenance of the early Paleozoic sedimentary succession in the Lancang Block,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为题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

澜沧地体是滇西特提斯构造域微陆块之一,其中广泛分布的澜沧群被划为前寒武纪基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澜沧群属于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并非前寒武纪基底,但对于澜沧地体的构造归属以及澜沧群的物质来源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澜沧地体是思茅地体的一部分,而澜沧群则是特提斯洋向思茅地体俯冲形成的沉积杂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澜沧地块属于独立地块,早古生代时期位于冈瓦纳超大陆边缘,但该块体来自冈瓦纳超大陆中的澳大利亚板块还是印度板块边缘仍有较大分歧。

本研究对澜沧群进行了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通过与相邻微陆块同时期沉积地层对比,来示踪沉积物的来源及变化,从而进一步确定澜沧地体早古生代的板块亲缘性。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澜沧群最年轻的锆石颗粒为450 Ma左右,属于晚奥陶世地层,并且保存有与冈瓦纳超大陆拼合相关的泛非造山作用的物质记录(图1);通过与邻近微陆块以及相关板块早古生代地层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比,观察到澜沧地块与思茅地块差异较大,而与具有冈瓦纳大陆亲缘性的微陆块(如保山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图1、图2)。


图 1  澜沧地体和相关地体或板块古生代沉积地层锆石 U-Pb 年龄分布图解

图 2 澜沧地体和相关地体或板块古生代沉积地层锆石 U-Pb 年龄与 εHf(t)图解

澜沧群自下而上各组及其上覆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的锆石U-Pb年龄分布表明(图3),澜沧群下部地层(曼来组、惠民组)格林威尔时期(1300-900 Ma)物质比例要高于泛非时期(600-500 Ma);此外,新格林威尔时期物源(1100-900 Ma)要多于老格林威尔时期(1300-1100 Ma)。南坑河组与泥盆纪、石炭纪地层物源分布则与上述结果相反。反映了冈瓦纳北缘可能发生了由被动板块边缘向汇聚板块边缘的构造转变,这可能是由原特提斯洋在奥陶纪的增生造山作用引起的。

这一研究表明,澜沧群沉积于晚奥陶世,澜沧地体在早古生代时期位于冈瓦纳超大陆印度边缘;澜沧群及其上覆地层物源的明显变化,可能记录了冈瓦纳北缘的构造机制的转变。博士研究生武广辉为论文第一作者,合作者有我校研究生程泓、黄曦光、李为用和胡爱民、河北师范大学张贺博士,陈福坤教授和何俊特任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051和41872049)资助。

图 3 澜沧群不同组及其上覆泥盆、石炭系的锆石U-Pb 年龄分布图解

原文链接: https://doi:10.1016/j.jseaes.2022.105229


供稿:李为用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By 地空学院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02528号